一座城市的别称,往往折射着这座城市的自然风貌、历史底蕴或当代形象,是城市形象的构成元素之一。诸如“魔都”之于上海,“鹏城”之于深圳,“神都”之于洛阳,“江城”之于武汉,或体现其兼容并蓄的独特文化,或喻示其高速腾飞的发展态势,或标志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或展示其四通八达的江湖水域。诚然,还有一些比较玩味的别称,比如“睡城”,武汉市汉阳区就在此列。在互联网搜索引擎输入“睡城汉阳”,可以得到大约15万条相关信息,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罗大众的汉阳认知。
实际而言,睡城之名绝非汉阳独有,而是由一类城市共享。所谓睡城,是指大城市周边或欠发达城区,或由于缺乏成熟的城市配套,或由于房地产盛行,人口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赶去市中心上班、消费,典型的还有北京的房山、廊坊的北三县等地区。睡城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客观现象,城市城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产生了一批睡城,睡城之名又反过来从城市形象、市场预期方面影响城市发展,从而形成睡城陷阱。如何看待睡城问题,如何让睡城觉醒,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的治理难题,而汉阳的应对之策则体现了其治理智慧。
睡城之于汉阳,是一句善意的调侃。立于武汉这两江三镇之地,汉阳没有汉口那般繁华的名镇底蕴和发达商业,也没有武昌那般浓郁的首义情结和省府气质,似乎成了双子星之外的第三者。较之武昌汉口,汉阳显得有些先天不足,占地面积小,资源不够集中、产业基础较弱,导致城市化水平发展较晚较慢。在居住成本较低,交通位置便利的双重因素下,自然就成了市民心中的优质卧榻,睡城作为一句调侃,实为情理之中。
睡城之于汉阳,是一种无形的鞭策。复杂严峻的外部经济形势,相对较弱的社会预期,亟待转型的产业结构,仍需改善的区域环境,这些都是睡城们面临的典型性困难挑战。如何让睡城摘帽除名,焕然一新,敢为人先,这既是汉阳人民心头挥之不去的难题,更是汉阳地方政府心之所系的奋斗目标。因此,汉阳聚力打造“三城一中心”,加快构建“1+6”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开经济新局面。全省首个区(县)级新型研发机构——汉阳科技创新研究院、全省唯一入选全国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园区——星火数字产业园、全市首个基金产业基地、全市首个区级人才服务平台等等,都印证了汉阳“起早”的坚定决心。
睡城之于汉阳,是一种破局的思路。新事物都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问题是如何扬弃旧事物,创造新事物。打造高质量睡城,亦是一种因地制宜、顺势而为。近年来,汉阳区喊出了“建设宜居宜业新汉阳”的口号,什么是宜居?就是大城管考核排名全市第一的治理优势,路网建设排名中心城区第一的交通优势,人均公园绿地、体育场面积排名中心城区第一的环境优势,一城汉阳人半城志愿者的动员优势。什么是宜业?就是营商环境全省第一的店小二姿态,人才公寓数量中心城区第一的重才惜才姿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市第一的后发姿态。此外,还有数据难以呈现的,鹦鹉洲头汉阳树里的诗词文化、两江交汇龟蛇并起的秀丽山水、玫瑰街十升路鹦鹉巷子的人间烟火,这就是汉阳,让市民生活舒心、睡得安稳,在平凡日常的吃用住行中感受城市温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精细,城市竞争力不再限于传统的政治经济范畴,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亦是城市综合实力的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利,质疑睡城、理解睡城、超越睡城,这就是汉阳的觉醒逻辑。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孙溪(武汉市汉阳区)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