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郑州大学取消公众入校限制”的消息登上热搜,社会公众只需在访客预约系统上进行简单登记,即可凭借进校码自行入校。消息一出,引得广大网友点赞,但也有部分网友对开放后校内的教学秩序表示担忧。
近年来,大学校园的开放一直是线上线下公众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今年暑假,北京大学等高校对提前预约的游客开放参观。但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发帖称北大清华的校园参观预约“秒没”,还有网友询问起其他的入校途径。由此,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衍生出校友“有偿借校园卡”,甚至有“黄牛”以80-200不等的价格公开兜售清北入校名额。
校外人员采取非正常渠道入校固然不对,究其原因,其实是预约入校的程序繁琐和名额不足。其实,全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公共财政,在广大纳税人的支持之下,高校师生才得以在校园中安心做学问。由此,大学理应开放,并承担相应的社会功能。如今,学生家长和外地游客千里迢迢赶来一睹大学之“大”,却因各种原因无法进入,既伤了民众的心,又让各种“旁门左道”因此有了生存的空间,影响校园管理秩序。
自古以来,国人就对名校和名家心向往之。北大红楼,谱写了多少红色的序章;清华的荷塘月色,沾染着多少文人墨客的灵气与情怀……人们进入大学校园,或观赏美景,或感受厚重人文气息,或激励孩子奋发向上,或听一堂“大师课”获取新知识。而向社会公众传播知识,也是高校应该担负起的责任。如今郑州大学开放校园,取消公众入校限制,可以说是及时、主动地迎合了广大群众的期盼。
大学校园开放与否从来都不是一道选择题,也与保持教学秩序并不矛盾,它唯一考验的是校方的管理水平。通过采取封闭实验室等重点区域,图书馆、体育馆等室内场所限量预约,多次违规的游客纳入黑名单等方式,既能保证良好的教学研究秩序,又能满足广大民众一睹校园风光的期盼。高校不应该是封闭的象牙塔,敞开大门应该是常态与共识。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邹雅雯(郑州大学)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