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07日14:2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明确指示。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教育科技人才支撑等方面作了阐述。比如,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保障。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引擎”;科技创新、产业布局和绿色发展,都离不开人才。激发人才动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也最具有决定性力量,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各地要高度重视各类人才的培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不断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用好用活各方面的人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加快把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创新第一动力。

科技创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各地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更多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尤其注重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抢抓发展先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科技创新深刻重塑生产力基本要素,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演进。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在载人航天、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具备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任何传统产业一经科技赋能,就有可能升链转化为现代产业。要把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底座,积极引导传统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投入,推动传统产业实现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转型。要切实发挥数据要素的赋能作用,推进传统产业全要素数字化转型,实现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有机融合,做优做强一批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为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夯实根基。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强化全球竞争力。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积极创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跨领域、跨产业、跨集群深度融合,形成一批产业链条完备、产业特色鲜明、领先优势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超前谋划布局未来产业 。赢得了未来产业就赢得了未来主导权。各地要超前谋划布局未来产业需要兼顾“未来”和“既有”要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超前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要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未来产业由原创科技引领,具有前沿交叉、颠覆性等特点,能够引领新需求、激发新动能,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特质产业。从全球范围看,世界经济强国相继出台实施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及投资计划,强化前沿技术研发、创新未来产业孵化,积极谋求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导权。要大力支持现有行业头部企业布局未来产业前沿领域,依托创新技术、数字平台等形成开放共享机制,加快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若干领跑全球的未来产业集群。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我们要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方向,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用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探索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加快推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着力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和质变,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何长青(荆门市沙洋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