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植一棵树,共享一片绿。3月9日,沙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义工联等部门联合组织公益小天使家庭、志愿者共100多人,开展“小树伴我共成长”义务植树文明实践集中性示范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少年儿童和家庭成员拥抱自然、爱护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树牢绿色文明新风尚,让孩子们从小就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爱绿、植绿、护绿成为践行生态文明的自觉行动。
我国1981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46年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率先垂范,带头履行植树义务的影响下,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向纵深推进,我国森林覆盖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幅提升。然而,各地还存在一些不足:少数人对义务植树了解不够,责任意识不强;少数地方义务植树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导致“年年造林不见林”“年年植树老地方”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爱绿”“植绿”“护绿”一个环节都不能少。
爱绿就是爱生活,要珍爱绿色、根植于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是自然的颜色、生命的颜色,代表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象征着希望、舒适和繁荣。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森林建在身边,把绿色留在身边,是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和享受建设生态文明成果的现实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绿化美化我们的幸福家园,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让大地的绿色越来越多,山川的面貌越来越美,生活的品味越来越高,推动形成了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如今的绿色已成为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动能,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植绿就是植未来,要接续奋斗、久久为功。“植树造林,种下的既是绿色树苗,也是祖国的美好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为中国未来种下绿色希望,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探索“绿色范本”。“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植树造林,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金山银山,既可为大地充“植”,又可让绿色升“值”。近年来,各地在植树造林的同时,深挖绿色产业潜力,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了“生态饭”,鼓起了“钱袋子”。比如,沙洋县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以十里花木城为中心,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带动周边5个乡镇约有10万人从事苗木培育、销售、起挖、装车、运输及餐饮等相关产业。目前,全县花卉苗木年销售量1.2亿株,年产值达50亿元。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植树造林是每一位适龄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只要我们一棵接着一棵植,一年接着一年种,一地接着一地造,不断播种“绿色的希望”,就能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态环境增亮绿色底色。
护绿就是护民心,要压实责任、敢于“亮剑”。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是一笔买不来借不到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不断加强对林木的管护和对绿地的养护,守护好每一寸绿色。要大力推进林长制改革,破除沉疴痼疾,解决林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理念淡化、职责虚化、权能碎化、举措泛化、功能弱化”问题,坚持把护绿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把护绿的义务切实履行到位,敢于向破坏公共绿地、随意砍伐树木等毁绿占绿行为“亮剑”。只要我们始终坚持“爱绿”“植绿”“护绿”并重,坚持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全社会人人动手,不断巩固植树造林成果,不仅可以实现“出门见绿,处处是景”,而且还可以通过“果园+旅游”、“苗木+旅游”等多种途径实现百姓增收致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举多赢局面。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只要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热心爱绿、用心植绿、精心护绿,勤于播撒绿色种子,共同迎接希望的春天,为大地披绿、为山川添彩、为城乡增色,就能托起亿万人民满满的绿色获得感、厚厚的生态幸福感,让中华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何长青(荆门市沙洋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