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释放博物馆活力,传承绵长文脉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2日22:11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叮嘱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赓续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要充分释放博物馆的力量,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文物中读懂中国,感受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守护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凝聚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关键在保护和利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要加大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依托文化旧址兴建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打通各博物馆之间的文物、展陈、活动、数字化资源流通渠道,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实施联合管理,吸引更多人共同参与博物馆事业,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当中去;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博物馆良性运行模式,深度挖掘并发挥文物价值,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打造“云上观博”“云上课堂”“在线虚拟展厅”“3D文物珍赏”等各类线上博物馆教育资源,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激发群众对文物和历史的兴趣。加强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博物馆良性运行模式,让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实践教育基地的作用。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是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的内在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精神食粮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文物资源利用不断推陈出新、大放异彩,赋予博物馆新的生命力,让三星堆文物用四川话唱rap、把故宫元素融入各类时尚生活用品、与博物馆“云上相约”等创新尝试,让文物走进生活、服务人民。《中国国宝大会》《中国考古大会》《行走大运河》等节目创新表达,让专家走到台前,让文物离观众更近。正是因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拓展博物馆‘大学校’边界,让博物馆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建设、保护和利用好博物馆是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博物馆走向了海外,成为展示中国形象、彰显中国风貌、表达中国声音的窗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积极作用。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应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深化陈列展览、文物保护、人员培训、科技成果运用、打击文物犯罪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人类优秀文明的成果,让各国丰富馆藏活起来,使各国博物馆成为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平台,不同国家和人民相向而行的桥梁,为促进世界民心相通、构筑命运共同体贡献做出积极贡献。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博物馆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文明交流互鉴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搞好博物馆事业,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汲取精神力量,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程新(武汉市江汉区城市管理执法局)

责编:廖逢倩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