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特质和价值追求。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作为共同富裕不可缺少的重要层面和内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以及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最终实现。然而,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项难度系数较高的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系统思维来审视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实践路径。
立足系统整体性原理,需要对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整体性原理是指以系统方式存在的事物,在系统的整体水平上存在着只属于系统整体的属性、功能和行为,它既不同于系统内各要素的属性、功能和行为,也不等于各要素的属性、功能和行为的简单相加。另一方面,构成系统的诸元素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由此组织成一个统一整体。首先,需要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其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确保人们的精神生产精神消费等始终沿着正确的思想方向、崇高的思想境界前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把握网络舆论的正向价值引导。再次,要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生产导向和消费导向,在精神生产观念、生产方式与生产行为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切精神生产都要以人民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使全体人民能高度充分享受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最终构筑美好丰富的精神家园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立足系统开放性原理,需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协调发展。系统开放性原理,是指系统具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系统向环境开放不仅是系统得以发展的前提,也是系统得以稳定存在的条件。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精神生活富裕与物质生活富裕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依存的。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离不开雄厚的物质基础做支撑。 良好的物质条件是扎实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管子·牧民》中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则是物质生活共同富裕能够持续推进的思想动力和保障。在实践中,二者的不平衡是一种常态。新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努力使人民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二者在动态平衡中实现跃迁。
立足系统层次性原理,需要在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求。系统的层次性原理,是指组成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差异以及结合方式上的差异,使系统组织在地位和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形成了具有质的差异的系统等级,层次概念就反应了这种有质的差异的不同的系统等级。精神生活包含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诸多文化生活领域和元素的精神状态。精神生活本身又是现实生活系统的子系统和要素,诸多精神生活要素之间又蕴含了诸多低层次的要素。低层次受制于高层次,但是却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一方面,新时代新征程需要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长足发展。另一方面,要针对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青少年、妇女等不同主体的多样性多元化需求,解决精神生产同质化的现实困境和难题,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积极回应新时代背景下不同主体精神需求的多元样态和期待,逐渐缩小精神生活的贫富差距,逐步优化精神资源的精准供给和有效供给。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弘扬劳动精神的经验与启示研究(1949-1956)》(项目编号:23JD710002)和2023年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思维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2ZD222)阶段性成果。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慧(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