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荆门市在村、社区开展了摘牌减负行动,为牌子“瘦身”,摘下形式大于内容的牌匾,卸下基层不该承受的负担,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腾出更多精力和时间为老百姓办实事,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质效。
党政机关工作下沉一线,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有效方式,但少数地方和部门层层摊派工作任务,将工作下沉变成牌子下沉,导致村级组织制度臃肿、权责不清、挂牌过多、过度留痕、干部负担加重等问题。比如,有的村、社区一面墙上挂着十几块,甚至几十块牌子,让群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每块牌子代表着一类事务,挂得越多,履职范围越广,相应的考核和材料报送也就越多。“原来各种事务性牌子一大堆,每项工作都要制作台账、拍照留痕,报送材料,要进行考核,村干部就几个人,实在忙不过来。”村干部苦不堪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少数地方和部门层层摊派工作任务,将工作下沉变成牌子下沉,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是非常要不得的,也是必须摒弃的。
为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省委办公厅先后出台《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规范村级组织承担的工作事务、设立的工作机制、加挂的牌子、出具的证明事项,为村级组织“挂哪些牌子”“挂在什么地方”“应该承担哪些事务”,提供了根本遵循。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相关要求,理清村级事务流程,真正给基层干部“松绑”。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级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少数地方和部门把本属自身职责范围内的、风险大的、棘手的工作转嫁给村里,导致村级组织出现“能力有限,责任无限”的错位,许多村干部不堪重负。之所以出现这种“甩包袱”“加担子”的情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责不清、边界不明。因此,整治形式主义,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切实为基层减负,要以清晰的权责体系为基层降压赋能。要强化系统思维,进一步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以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作、权责一致、运行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让基层干部“人按职责干,事按制度办”。荆门市梳理明确了村级组织依法履职和依法协助的工作事项,对协助事项不纳入年终考核。清牌减负后,各类考核、报表等减少了一大半。墙上的牌子减少了,社区的工作事务更清晰了,服务居民的能力和时间也更多了。
元戎号令皆有时,令行禁止须臾期。整治形式主义,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切实为基层减负,要以严的基调防止形式主义顽疾反弹回潮。要加大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的查处力度,让增加村级组织负担的形式主义无处遁形。要坚持靶向纠治,动真碰硬,重点整治过度留痕等“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问题。坚决不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开不解决问题的会,不发没有实质内容的文,不做“只留痕不留绩”的事。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结果导向,从实处着眼、用实绩说话,把工作完成度、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减少对痕迹材料的检查,避免“纸上论英雄”。
“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整治形式主义,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切实为基层减负既是一项长期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治理,形成长效机制,切实将基层干部从烦冗琐碎的形式中解脱出来,实现真减负、减真负,减到实处、减出成效,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更好地去服务人民群众。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何长青(荆门市沙洋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