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创新的迅猛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要兼顾“创新”与“质效”,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发展主动权,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量质双升”。
向创新要动力,发展未来产业。未来产业作为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是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关键抓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并强调开辟量子、生命力学等未来赛道。大力培育未来产业,已成为引领科学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我们要加强前瞻部署,坚持以创新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产学研各类创新主体的优势,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加快探索市场化成果转化应用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以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推动新型产业升级发展。
向改革要活力,拓展发展空间。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既是科技创新命题,也是体制改革命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仍存在短板,技术转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必须主动改革生产关系,适应新发展要求,才能抢占先机、赢得优势。要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推进,抓住教育这个“牛鼻子”,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制定符合区域发展特色的科技人才发展战略,培育各类专业人才,同时加快打造高质量科创开放平台,实现科创循环畅通,不断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
向生态要潜力,推进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探索全面绿色转型新路径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一方面要深化绿色产业转型。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促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等绿色产业领域,加快打造绿色产业集群。另一方面要加强生态优势转化。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拓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完善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不断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新优势。
春风浩荡,逸兴遄飞。唯有锚定目标、驭势而进,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任务,方能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诗琦 (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街道)
责编: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