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头戏”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5日20:3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陕西富平的柿饼到安徽砀山的酥梨,从山东枣庄的石榴到河南兰考的泡桐,从内蒙古乌兰察布的小莜麦到甘肃甘南的大牦牛……一批批小而精、特而强的“特产”,成为发挥资源优势、擦亮产业底色、助推致富增收的“金字招牌”。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已建设1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辐射带动1000多万农户从事相关产业,集群内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提高4137元。可见对于地方而言,如何在“特产”引领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推动乡村能级提升、优势转化的关键。

赋能“特产”发展,一要重“特”,二要兴“产”。特色是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突围的底色,要把“特”贯穿到产业建设发展的全过程,突出地域特点、挖掘资源禀赋、塑造差异优势、强化因地制宜、彰显人文风情。应当看到,部分地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思路仍然停留在“一窝蜂”地模仿上,局限于对现时市场热捧的农特产品的“一拥而上”,产品的雷同化、千篇一律现象突出,再加上既没有延伸种养生产、加工储运的产业链条,也没有考虑产品连带的销售渠道及形式,最终陷入市场“蛛网现象”的桎梏,导致“果贱伤农”。

因此,乡村特色产业要紧扣地方独有的资源和禀赋,善于探索并开发自身潜在优势,在供给上追求“错峰头”、在品质上强调“独一份”,以特色资源的“数质”组合拳,撬动和吸引农业储运产销企业联合协作,有效对接城市消费者。只有这样,乡村特色产业的品牌才能“擦得亮”、市场上才能“立得住”、口碑上才能“唱得响”,真正使乡村特色产业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增长极。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没有产业的振兴,乡村振兴就是“空中楼阁”。要推动“特产”发展,就要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围绕优势资源禀赋,做好引产育产兴产强产大文章。要在引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下功夫。积极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实现生产经营链、精深加工链、产品价值链“三链同构”,提高乡村特色产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要在强化联农带农机制上下功夫。要建立产业同农民间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发农民内生动力,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家庭农场”等模式,让农民不光“卖农金”,还能“收租金””“分红金”“挣薪金”“得财金”;要在培育产业新业态上下功夫。发展特色产业要有跳出特产看“特产”的思维,“+民俗”“+文旅”“+生态”都是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土壤,电商直采、互娱体验、定制生产都能充分发挥乡村多元价值,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长远来看,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需要创新思维的加持,更需要久久为功的韧劲。只有以钉钉子精神推进重“特”兴“产”,才能为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夯实基础,从而为打赢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增添动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高佳兴(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