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背篓专线”彰显人民情怀和城市温度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7日16:42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在重庆有一条特殊的地铁线——轨道交通4号线,每天都有一群老人背着背篓搭乘地铁去市区卖菜。当地人还给这条地铁线起了个名字,叫“背篓专线”。但最近有网民在网络问政平台上建议重庆公交及地铁禁止乘客携带菜筐。重庆轨道交通部门对此回应称,轨道交通的服务宗旨是“以人为本、服务民生”,乘客携带的物品合法合规即可。这条充满人情味的回答,引发大量网民的点赞和评论。

“这才是一座城市交通发达便利的意义!”“容得下‘阳春白雪’,也容得下‘下里巴人’,大家都是人,都是为了生活,分什么三六九等。”“真好,上班路上还能顺便把今日份的新鲜水果和菜都买了,不用特意下班跑一趟。”“背篓专线”的大火展现出的是轨道交通超出本身基建外的人文意义,也展现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机遇和助推力。

高楼大厦展现出一座城市的“钢”与“筋”,“人民至上”的城市治理理念体现这里的“灵”与“魂”。飞速建设的基础设施需要与先进的治理体系相配套,方能发挥出“软”“硬”结合的最大效益。交通部门要用好问政平台,广集民意,及时调整相关制度,做好服务。政府部门应该深入调研,研究商讨惠民利民的配套政策机制,让优质服务跟得上变化的速度。广大市民朋友们也应该多一份耐心与尊重,帮助菜农们分得城市发展下的一份“红利”。作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象征,地铁常常意味着高效、快速和便捷,展现了城市交通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背篓专线”的出现意味着城市牵手农村老人一同前进。

GDP数据代表的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根”与“基”,“城乡统筹发展”的包容性体现出的是这里的“经”与“脉”。城市要“高大上”,但绝不等同于“冷冰冰”。你手里提的是“柴米油盐”,他肩上挑的是“布帛菽粟”,装得下公文包,也容得下背篓和扁担。国家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进化,并非异化,我们需要打造的是属于乡村的乡村,而非城市的乡村。“背篓专线”呈现了无数人的烟火日常,体现了城市的人文关怀和文化的包容性,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进程,这就是不断向国家的发展方向落实的缩影。车厢中彰显的不止是人生百态,更是人们在奔赴积极向上、热辣滚烫的美好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像这样“大手”拉“小手”的温暖早已蔓延开来。江苏省常州开发区升级完善无障碍环境、南京为快递外卖小哥设置专用停车位、徐州睢宁环卫工人的免费午餐……一件平常的小事、一个平凡的举动,体现着城市的温度与包容,展现出城市文明的方方面面,让城市变得“可触可感”。

“背篓专线”透露出新时代城市发展的秘诀。文明之所以文明,便是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交融,既能包容潮流的行为方式,也能包容传统和质朴的生活习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时代在发展,群众的新需求注定会不断涌现,只要保持像“背篓专线”人民至上的初心,开往春天的幸福列车便永远不会停下。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曼茹(宜昌夷陵“10观点”网评团队)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廖逢倩】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