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十三五”时期,中部地区实现从“跟跑”到“领跑”,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作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湖北,更要着眼新质生产力这个关键点,坚决走好创新这个“华山一条道”,让国之大者与省之要者深切共鸣,让中部地区的脊梁更硬更挺立。
打磨开山斧,处理好“立”与“破”的问题,勠力创新攻关。“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是未来一个阶段的工作纲领,面对新质生产力这个课题,如何能够做到先立后破、破立并举,关键在于统筹。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而放弃“旧质生产力”,反而欲速则不达。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不能脱离实际急功近利,也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要着力推动“旧质生产力”秉持新发展理念,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一步一步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并在此过程中破除发展当中旧的掣肘与阻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加速培育是新质生产力内涵的题中之义,在大力鼓励高新产业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引导保护传统产业,在“立”与“破”的统筹协调中,既要警惕错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机遇期,又要警惕一窝蜂大干快上造成资源错误配置、重复配置。
架设登山梯,促进好“长”与“短”的融合,推动产业升级。扬长避短一直以来都是发展的应对之法,就湖北的发展现状来看,长板在于区位优势、基础优势和成本优势,而短板在于传统产业占比偏高,创新动能活力不足。如何将短板转化为发展潜能,从而进一步探索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是摆在湖北面前的一个考验。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做优先进,延伸产业链,把湖北当地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围绕“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三大产业,聚沙成塔聚链成群,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要淘汰落后,把落后的产能、设备、工艺等通过理念升级和技术更新,实现生产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集中力量突破高端AI芯片、智能数控机床、高端医疗装备等“卡脖子”技术,从而实现产品更新、产业焕新。
网罗挑山工,协调好“点”与“面”的关系,汇聚人才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湖北具有卓越的科教优势,域内高校数量多、新生力量足、科创氛围浓,要把人才的点点星光汇聚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能量,就要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工作。注重人才本土培育,高标准推进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等高素质人才培养;注重人才多元引进,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大力推广柔性引才;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树牢“用”的导向,将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紧密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各地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时期,中部地区更应把住“人才”这个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在求“新”求“质”中激发创造力和创新力,进而推动技术变革、发展迭代。
举目已觉千山绿,宜趁东风马蹄疾。“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战略号角已经吹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窗口期已经来临,荆楚大地更要坚决走好创新这个“华山一条道”,让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黄晓彤(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