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中自有英雄气,麻里暗藏温柔风。”金针菇宽粉加辣子,活色生香,馋涎欲滴。一碗麻辣烫,带火一座城。近日,甘肃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成为继淄博赶烤、贵州村超、哈尔滨冰雪之后的新晋顶流,吸引全国游客纷至沓来。天水没有想到,令当地文旅兴盛的不是麦积山石窟、伏羲庙、南郭寺,而是一碗秀色可餐的麻辣烫。为什么天水会火、还会火多久、下一个会火的城市是谁?值得思考。
首先,是网络大V的加持和瓜洲暖客事件的累积效应。网友女大学生“一杯梁白开”配着台词的“建议全国普及甘肃麻辣烫”的7秒短视频,3月21日点赞139.1万,转发192.2万,评论25.8万条。搜索“甘肃麻辣烫”相关话题已超百个,累计播放量15亿次。正如“一杯梁白开”所言,天水走红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甘肃文旅厅最早的短视频创建于去年7月,到今年2月初,共发布视频46条,再加上“一杯梁白开”春节回乡打CALL和其他博主大伽的加持,使甘肃麻辣烫迅速在网络扩散、发酵。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今年2月份漫天黄沙雨雪灾害迫使2.5万名旅客下高速涌进瓜州这座只有13万人的小城,宾馆酒店瞬间爆满,大量旅客没饭吃没地睡,瓜州人民开启“一对一”认领模式,几乎买空了县城的棉被大衣,敲开街头车窗,将旅客一个个主动请到家里,吃着热乎乎的美食,躺在暖烘烘的被窝里,热情好客、踏实实在的天水印象温暖了那个寒夜,也在旅客心中扎下了根。瓜州暖心,天水暖胃,这样的麻辣烫不火,天理难容。
其次,天水蕴籍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丝绸之路3000里,华夏文明8000年,天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天水本就是中华文明的肇启之地,这里是传说中伏羲女娲诞生地,秦的国号起源地、李唐皇室的发祥地,三国时期魏蜀争霸的古战场、世界最大的四大名窟、东方雕塑艺术馆麦积山石窟座落在这里。每年的6月22日天水都会举办声势浩大的伏羲华夏公祭大典,吸引海内外华夏儿女前来拜祭。一脉相承、同根同脉、天下一家的传统文化积淀植根在天水人民的血脉骨髓里。今天麻辣烫的爆火,不过是召唤天南海北的同胞回家看看而已。
再次,政府反应迅速的宠客模式。3月16日,天水接待游客19.07万人,营收1个多亿,3月17日,接待24.52万人,营收1.47个亿,辣椒粉的当日销售爆涨400%。为了接住这拔“流量”,天水政府更是使尽浑身解数,学习淄博赶烤模式,开通高铁机场接客公交麻辣烫专线,免费送出3000张景点门票,多年未修好的的伏羲大道三天修好,市政道路标识标牌栏杆刷新,酒店价格一律不超过100元,轻微交通违法不予处理,每个摊点都配备城管、志愿者和秩序员,有的摊点甚至喊出,为了让外地游客吃好,本地人一律打包带回家吃,怕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太长,免费赠送辣椒油、苹果汁、花椒、瓜子和矿泉水……我们看到了一个西北糙汉子涂脂抹粉、小心翼翼迎接亲戚的憨厚模样。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如果说淄博烧烤有求必应、贵州村超纯粹热情、尔滨冰雪真诚敞亮,那么天水麻辣烫应该是实在真诚,这样的优秀应该让全国人民看到,让这波泼天富贵从天水燃到甘肃,从”舌尖上的天水”到“足尖上的甘肃”、再到“心尖尖上的大西北”。2000年前,霍去病戍边大汉打通河西走廊,2000年后,因瓜洲风雪夜、因天水麻辣烫再创辉煌。
以食为媒,以食促旅、以旅育文、以文化民,天水再次顺应了“人心经济”,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同时,我们看到,看似一方饮食文旅火爆的背后,其实是我国疫情转段后,如何助力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各地进行的积极大胆的探索,借此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向上向善、有情有义的伟大时代正在向我们昂头阔步的走来,可以预见,继淄博、贵州、尔滨、天水之后,未来将会有更多更好象这样的城市如雨后春笋一样的涌现,它们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正能量支持。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鹏程(武汉江夏区)
责编: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