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以来,办好思政课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指出思政课教师应该从“六要”方面提升素养,提出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做到“八个相统一”。这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思政课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在拓宽育人途径、拓展育人方式,拓伸育人阶段,提升育人能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思政课建设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根本性转变。
拓宽育人途径,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3·18”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核心内涵都是育人,显性教育的思政课程与隐性教育的课程思政二者结合的关键点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程应该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课程思政要以学科知识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契入点实现协同育人。专业课程通过挖掘专业知识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方式把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求实精神、创新精神等融入立德树人的整体过程之中,而不是在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简单贴德育的标签,实现专业技能培养和思想价值引领相统一,突破思政课程在课程育人中“单打独斗”和“孤岛效应”,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最大化,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从而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拓展育人方式,坚持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表面上只有一字之差,本质上是办好思政课的理念更新。思政课关键是“思”,重点是“政”,载体是“课”,课堂是主渠道,课程是重要载体,要坚持理论为本、内容为王、问题导向、形式创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之中。但思政课课堂教学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力、干巴巴,也不能简单照本宣科、纯说教式,要开门办思政课,善用大思政课。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应该在课堂上讲和在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上讲相结合,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现实,用现实来回应理论,在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实证性中,用辩证思维剖析现实,用伟大实践夯实自信,用科学真理滋养信仰,引导青少年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培养青少年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思想品格、优良的道德品质。
拓伸育人阶段,坚持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青少年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知识体系不够完善、社会阅历还不充分、价值塑造尚未定型,社会思潮影响多样,需要持续渐进地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阶段的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3.18”重要讲话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党的二十大强调,“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对创新推进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2022年教育部《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具体部署。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通过课程、教材、教学、教师一体化建设,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贯通,根据不同学段青少年的认知特点、认同机理、接受习惯,注重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的“青少年化”阐释,在不同学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青少年学习的全阶段、全过程,形成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层层递进的教育方法,有序开全讲好思政课,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提升育人能力,坚持做“大先生”和弘扬教育家精神相统一。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为把规模宏大的教师队伍培养成为“大国良师”,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先后提出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从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从“四个相统一”到“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等殷切期望。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与会教师代表时,进一步从六个方面概括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奋进方向。教育家精神不单是某个个体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典型的事情,更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的行为准则和奋斗方向。广大思政课教师既要涵养德行,做好“经师”,又要精于“传道授业解惑”,成为“人师”,还要树立做“大先生”的道德情操,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人民教育家为榜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将大家的精神转化为小我的行动,以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董亚平(武汉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