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兴起了一种“家长文学”,虽然只是偶然玩梗的产物,但也揭示了事实背后的真相,值得探析它描绘了怎样的家庭教育图景。当“家长文学”成为一种“玩梗”娱乐的方式时,其映射出的家长“过度保护”孩子的行为,更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
从“老师,我家孩子为什么坐在最后面”,到“老师,为什么我家孩子拍照只有半张脸”,再到“老师,为什么不提醒我们家孩子多喝水”,种种过度期待的背后,是家长无处安放的焦虑。2019年,曾有机构做过一份成长焦虑白皮书,91.5%的中国父母为孩子成长各方面的问题感到焦虑。中青报的一份调查显示,67.0%的受访者将焦虑归因于攀比心理重,64.1%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要求太高。目前尚没有新冠肺炎疫情后的相关数据,但叠加疫情对孩子学习、健康造成的影响,家长焦虑心理会有所好转还是持续恶化,答案不言而喻。
“过度保护”是家长自以为的“爱”的表达,是非理性的,在对教师工作和学校教学造成负面影响的同时,也有损孩子的成长。
每位家长都希望老师对自己的孩子上心,给予最细致的照顾,但在集体环境中,老师的注意力注定是有限的。在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地完成一天的教学工作后,却看见家长在群里因为琐事而“兴师问罪”,这会极大地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也因家长的过度关心而如履薄冰,一如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的“消失的课间十分钟”,是学校害怕为学生安全问题担责的无奈之举,但这一举措显然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由于从小被父母视为“易碎品”,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得不到历练,心态极易变得脆弱,在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后,可能会无法应对职业生活带来的挫折与挑战。
“家长文学”的风靡,固然包含许多跟风之举,但客观上,也将许多人未曾察觉的一面暴露在公众面前,促使家长们反思自己先前荒诞的行为,回归理性,重新思考表达“爱”的方式——过度保护绝非适合之举,孩子亲历风雨才能茁壮成长。除此之外,为了健全孩子的身心,还需要鼓励学校转变理念,增强家校沟通,二者共同探讨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既不束缚正常的教育环境,又能让孩子的成长中充满爱与温暖。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卢安宜(武汉大学)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