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从会种地变为“慧”种地 万象“耕”新好“丰”景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7日14:56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近日,国务院印发《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明确了到2030年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标志着我国正式全面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粮食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基础,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从比重上看,春耕粮食面积占全年一半以上、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是每年农业生产的“重头戏”,也是实现产业振兴的重要环节。全力以赴打好春耕第一仗,对于推动粮食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翻耕整地、储备农资、测距挖坑、移栽新苗......旋耕机轰鸣不息,如同催人奋进的号令,一幅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卷正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悄然铺展,描绘着农民群众和“三农”工作者勤奋劳作的早春景象。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要想保障好春耕生产,就必须守住农民的心,以技术指导让农民从会种田到“慧种田”,用最大同心圆描绘最美“丰”景。

如何选种?如何预防虫害?如何保持水土?从古至今,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始终都是最为困扰农民的难题。近日以来,各地各地区农业部门结合农时,大力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们提供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等技术指导,将技术服务送到农民身边,在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时间给予科学技术支持,最大程度确保种植生产不走弯路。同时,还可以拉近干群关系,让农民感受到关心关爱,提振投身农业生产的信心与动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技术指导不能只是一阵风,吹过春耕之际就不见踪影了,而要像涓涓细流一样久久润泽农作物、滋润农民的心田,开展全链条与全周期科技服务,确保各个环节的技术难题能够及时破解,最大程度纾解农民心结。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第一资源”。打通春耕科技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要将科技特派员视为关键抓手,并坚定不移地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的策略。针对不同农户的需求差异因人施策,开展让农户听得懂、用得上的技术指导,确保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并有效运用科技知识,从而实现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自2022年起,以推动乡村振兴为目标,湖北省全力推行万名科技特派员计划。每年精心组织并选派10000余名的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深入到乡村基层一线。他们与众多企业、合作社以及村(组)建立紧密的对接帮扶关系,数量超过10000家。并逐步实现对主要涉农乡镇(街道)的全面覆盖,从而构建更加紧密和完善的科技特派员服务网络,拓宽服务范围,实现科技惠农、成果共享。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除却借助农业院校、机构等资源优势,充实春耕科技指导力量,也要充分注重本地化、特色化、差异化。最大限度整合利用本地人才资源,我们应以农技推广单位的技术骨干、农村致富的领军人物以及具有乡土特色的优秀人才作为主要技术力量。同时,广泛征集合作社及农户的技术需求,确保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这些需求精准匹配。我们还需精准对接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围绕品种改良、农机使用、新技术推广、数字农业建设等核心领域,开展全方位的服务。这样,不仅能实现技术人员与农户的“双向奔赴”,还能有效促进本地农业的发展与创新。

雨足郊原正得晴,地绵万里尽春耕。提升技术指导质效,让科学指导为春耕保驾护航,是保障农民生产主体地位的重要举措,也是科学助农、增产增收的有力支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施策于农、服务暖心,让我们共同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愿每一份辛苦,都有金黄的收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媛君(宜昌宜都市“两江潮”网评团队、宜都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责编:廖逢倩

【责任编辑:刘文颖】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