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打造共同体 开启“长江大保护”育人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06日22:28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4月24日,从青海到上海,来自长江流域16所高职院校汇聚宜昌,以“同饮一江水 共护长江美”为主题,成立长江流域高职院校“长江大保护”大思政课建设共同体,共同签署了《宜昌倡议》,承诺将坚持正确方向,坚守共同愿景,共聚生态教学资源,共建长江思政课程,共创全域研修平台,协同打造一体化建设标杆校,协同打造思政教学智行空间,协同打造实践活动共享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如何建设“大思政课”,如何善用“大思政课”?这既是高校面临的现实挑战,也是高校铸魂育人的机遇。面对这一全新的课题,各高校从同一起点探索前行,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资源。前行途中,是禹禹独行?还是携手共进?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调研考察宜昌的日子,长江流域内的16所高职院校给出了答案——整合优势资源,成立长江流域高职院校“长江大保护”大思政课建设共同体。为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创新性的搭建了新的模式和平台。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文明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从长江源头到入海口,每一处地方都是一个长江文明的承载地,每一个高校都对本土长江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这些资源为构建长江流域高职院校“长江大保护”大思政课建设共同体提供基础。共建“长江大保护”大思政课建设共同体就是集聚、融合、分享长江沿线优质文化资源,让长江流域各高校能够更加便捷的利用这些资源讲好长江故事,上好思政课,增强大学生文化素养、文化自信、文化认同。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堂好的思政课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需要利用实践基地让学生消化感悟,从而实现理实结合。从长江源头到长江入海口,长江之滨有着数不清可以开展大思政课实践的地方,将这些颇具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建成实践教学基地并实现全域整合,形成“长江大保护”大思政基地集群,能为全流域高校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政课实践活动提供充足的场所,满足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需求。同时,也能够通过基地集群建设将长江流域各地特色文化资源宣传出去。

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指出:“搭建大资源平台”“把“大思政课”摆在教育信息化的突出位置”此次成立长江流域高职院校“长江大保护”大思政课建设共同体就是落实教育部任务的创新举措。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大思政课”建设资源平台,充分挖掘长江流域内各地的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生态文化等优秀文化资源、生动鲜活的实践成就以及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实现资源共享、共建、共研,拓展各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质效。

长江流域高职院校“长江大保护”大思政课建设共同体的成立是“大思政课”建设的一项创举。但这只是一个起点,需要这十六所高职院校在今后征程中切实肩负共同体的责任,在资源整合、基地建设、师资培训、科研协同等方面共商共建共享,吸引更多长江流域的高职院校加入共同体中,共同谱写“长江大保护”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清渊(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