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别让小小遮光帘生出“帘”锁反应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0日20:23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央视网近日发布了一段网友视频,视频中高铁上两位女乘客因为遮光帘发生争执,不断拉开又关上遮光帘,据称两人争吵的时间超过40分钟,引起网友热烈讨论。

小小遮光帘,为何成了冲突的导火索?高铁遮光帘的矛盾通常是由于乘客对窗帘开关的不同需求而产生的,有人需要遮挡阳光,而有人则需要欣赏车窗外的风景,窗帘或开或关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于是矛盾便出现了,若矛盾双方都各执己见、不肯让步,冲突便会造成一系列“帘”锁反应。

处理“窗帘争端”,事前预防很重要,不妨多一些列车上的正向引导:在乘客上车时播报文明提醒、在窗帘处布置温馨提示,引导乘客遵守公共礼仪,以沟通代替情绪爆发。明理守德的群众是大多数,相信在提前做好心理建设的情况下,能有效防范乘客在列车上因窗帘这些小事引起的矛盾冲突。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永远意见统一,分歧是必然存在的,发生分歧后的外部介入也应该更规范迅速——列车员及时劝解、协助调换座位、提供个性化眼罩或遮光板等,因分歧管控不当,出现拌嘴、谩骂甚至肢体冲突时,更应该及时依责依法对当事人进行警示和惩戒。然而,要从本质上解决窗帘问题,还需从满足乘客个性化需求这一源头着手,针对需求优化设备设施,增加除了“关与开”外的更多个性化选择,同时,也应该根据需求增加更多个性化服务供给。

有的地方在列车上增加文化活动、营造和谐氛围的做法也可以借鉴参考。在去年中国北方传统节日小年当天,大连客运段在大连北开往上海虹桥的G1251次列车上举办“迎春接喜气 送福送到家”联欢活动,精心为旅客准备了文艺节目,在列车上举办乘车常识问答,为旅客“送五福”;今年4月,南京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联合铁路客运部门,在南京南站开往上海虹桥站的G7393次列车上开展“春和正景明 踏青赏繁花”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向乘客们展示别具匠心的绒花作品以及饾彩拱花的套印作品。列车上的系列活动打通了陌生人之间的心墙,破除了互相交流的尴尬屏障,营造了和谐融洽的乘车氛围,让乘客“乐在旅途”,化解“人在囧途”。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高铁的相关话题常常引爆舆论,从“高铁熊孩子”到“卧铺挂帘”,再到近期的遮光帘,在碎片化语境的网络传播下,随着类似报道和相关讨论的持续高热,很容易造成情绪的割裂和对立,曾经“熊孩子”的讨论就造成“厌童”情绪在社交媒体上不断发酵。遮光帘的开关本不是一个值得过分探讨的话题,一些追赶流量的自媒体应该适可而止,“少种一些瓜”,网友们也应该审慎理性,“少吃一些瓜”。

心境决定处境,外部的一切只是引导,更为重要的还是“向内求”。《荀子·天论》说道,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仅仅是一“帘”而已,只要我们以和谐的总目标去应对分歧,以平和友善的态度、合理适当的方式去处理矛盾,各自把控住自己这一首关,定能将冲突控制在源头,避免再生“帘”锁反应。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尚孟琪(宜昌当阳)

责编:丁玥

【责任编辑:何青】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