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讲好土味方言,传承多彩中国话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5日16:00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近日,“王婆说媒”现身武汉黄陂,带领众位女嘉宾唱湖北民歌《龙船调》,还大秀湖北方言,称男嘉宾为“拐子哥”,让本地人感觉亲切极了。方言是渲染气氛、强化认同、拉近距离的重要方式之一,网络上出现的方言表情包、方言歌曲、方言流行语等方言梗,让方言正在年轻群体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感染力和传播力极强,似乎人人都会说两句方言口头禅,河南话“中不中”“弄啥嘞呀”、四川话“为撒子”“巴适得很”、东北话“你瞅哈”“你干哈”。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讲好方言是保留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方言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历史的见证,是语言多样性最生动的展现。说方言,不只是为了保护和继承本地语言,同时也是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地方语言文化特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将方言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载体,可以不断树立中国文化自信。陕西话《白鹿原》、上海话《繁花》、河南话《狗剩快跑》等影视话剧,卖座的背后是观众觉得既真实又亲切,能够沉浸式感受当地人文风情,增强本土文化认同感。博物馆里方言解说,让文物都活了起来,仿佛把游客拉进了古时候。通过使用方言来讲述中国故事,加强国内的文化传播,并且创新性地推动国际传播,向全球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用方言拾起满地乡愁,留下文化根脉。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除了那些客观存在的物质,方言也是乡愁的重要体现。“听乡音,胜黄金”,方言是我们从小讲到大的语言,不同的方言代表不同地区,乡音是游子在外相逢的“密码”,所谓“人不相识话相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口耳相传的乡音成为无法回家的游子们的精神寄托。就如汪涵说的方言是“我说,你懂,他不明白”的情话,它能让你知道你从何处来。我们应以方言俗语为支点,以家国情怀为要义,让乡愁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用方言拉近干群关系,共促地方发展。都说方言土,那是接着地气,方言深深扎根于土壤之中,生长在农田之中,在父老乡亲们之间繁衍生息。语言是人际交流的桥梁,如果干部和群众语言不相通,往往会导致沟通障碍。基层干部应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学会当地的方言俚语,以更加贴近群众的语言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用本地方言讲述身边故事、传递理论声音;用通俗易懂的语句将文件政策传达到每一个湾组村落。多沾点“泥土味”,与群众打成一片,掌握打开干群之门的金钥匙,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排忧解难。

方言承载着民族的血脉,闪耀着民族的光辉,我们应当积极推广、勇敢表达方言,通过口头传播来维护多元化的汉语魅力、守护中华文化的瑰宝。知晓方言的人群越广泛,方言所拥有的活力就越旺盛,被传承的可能性才会越大。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魏润芝(宜昌当阳)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廖逢倩】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