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课间“撒个欢”就该玩出“新花样”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7日15:03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近日,浙江杭州。钱塘一小学课间操融入了精彩的功夫元素。小学生跟着节奏明快的音乐,展现出灵活的身手和矫健的步伐,整个教室仿佛成了功夫舞台,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前段时间,有关“课间十分钟”的话题引起热议。在我国中小学,学生在课间基本不出教室,引发很多老师和家长的共鸣。不少学校的“课间十分钟”常态是:当值教师坐在教室后边“全天候”盯着,课间十分钟需保持静默,不许说话,想上厕所才能离开座位。

一直以来,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因发生安全事故而产生的纠纷不断,让学校对学生的课间活动提心吊胆。为了避免出现问题被追责、被家长索赔,很多学校便索性将学生“圈”起来。而热议后的一个共识是:必须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

这需要家校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轻松、快乐、健康的“课间十分钟”,如增加监控设备,加固走廊楼梯护栏等,还要安排值班人员加大监护力度,以及健全保险机制;更要避免对学校过度追责,处理安全事件必须依法依规进行。而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后该做什么,同样值得关注。只要符合孩子们的实际,都可以拿来尝试。

以往,课间休息时基本是“放任自流”,孩子们有的上厕所、有的嬉笑打闹、也有的与身边的同学交谈或仅坐在座位上发呆。除了上述这些,学校当然还可以主动有为,如组织一些短小却有趣的健康活动,就像钱塘一小学这样,课间操融入了精彩的功夫元素,孩子们跟着节奏明快的音乐,展现处灵活的身手和矫健的步伐,此举很值得借鉴。

可见,课间“撒个欢”就该玩出“新花样”,“课间十分钟”该做什么值得深入探讨,这需要结合本校和本班实际而定。以“安全”为名将学生“关”起来绝非上策。让孩子们充分利用课间休息,其实并不是很难,除了采取保护性措施,还要在课间活动的内容上再费些心思,以让“课间十分钟”既安全又有趣还有利于身心健康,以重现校园内的欢声笑语。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天放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