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文娱演出市场呈现蓬勃生机和活力,消费者观看演出的热情持续高涨,然而,围绕文娱演出市场的消费维权问题也频频出现。演唱会出现“柱子票”“注水”“退票难”等问题。
2023年9月13日,为加强大型演出活动的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从票务、现场、信用监管等7个方面提出24条具体要求。在此通知落地实施的前提下,2024年文娱演出投诉问题仍多达上万条,如何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成了当务之急。
在《通知》实践过程中,阶梯退票政策仍存在退票手续费高昂,同一演出在不同城市退票政策不一致;退票时间设置不合理,退票政策享受不全;因特殊原因申请退票困难,需消费者自行承担经济损失等问题。参考铁路、航空等行业的成熟做法,探索适用文娱演出市场行业的统一退改票规则,做到有据可查,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不损害经营者的合法利益。意外总是突然而至,Plan B也不是职场专有,针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主办方也应准备好Plan B随时应对,让退票规则带点人情味。
消费者购买一场演出票,要么奔着感兴趣的乐队(歌手),要么是演出歌手的歌迷。演出者与消费者的双向奔赴,本就像一场烟花,虽短暂但绚丽。但部分音乐节、演唱会在前期宣传中,以明星效应为手段,在实际表演中却不断“注水”,导致实际表演与宣传不符,消费者预期落差大。现在许多小乐队组合举办音乐节,在前期宣传上,将每日不同乐队的演出名录制成宣传海报,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演出质量。歌手假唱事件的爆出令人震惊的同时也让人失望,正如歌手任贤齐所说“歌手唯一不能被取代的就是现场的live,而且我们要认真地唱”。
当一票难求的演唱会门票遇上“柱子票”“栏杆票”“台阶票”,就成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窘境;当“演出票为有价观演凭证,非普通商品,其背后承载的是文化服务并具有时效性、稀缺性等特征,不支持退换”碰上消费者因灯塔、柱子等遮挡观看体验不佳,就造成消费者维权难的境况。主办方根据办会经验及舞台设计方案,可以提前预见场地中可能出现的盲区票,在开票前的座位图中应根据舞台搭建及会场基础,将柱子、栏杆、台阶等障碍物遮挡的座位排除在售卖范围之外,拒绝遮挡,全场视野开大。
文娱演出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是演出者与观看者的双向奔赴。一票难求的演出不是商家越轨的理由,规范文娱演出市场,提升文娱演出消费体验,保障消费者权益,才能长久维护文娱演出市场的活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屈江林(宜昌当阳)
责编:詹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