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着为民旗号打拆大建、大搞城市地标、展示厅只注重挂牌等新形象工程,到处处打卡交差、拍照留痕等捆绑管理,再到政务服务追求数字流量等指尖之负,形式主义可谓花样翻新、防不胜防,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甚至有些形式主义“真真假假”令人措手不及,陷入其中而后知后觉。当然,形式主义千万种,唯有“不实”才是真相与本质。这也是为何不少基层党员干部直呼,看起来忙的晕头转向,实际上一点实效也没有,甚至还会留下潜在问题和带来未知风险。
当然,不少形式主义并非一开始就能触碰“实干神经”的底线,要知道若形式主义苗头上就打开了“务虚的姿态”,那么必然就会立马被掐灭。这也是为何少数形式主义总能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让人放松了警惕,以致沦为形式主义的“傀儡”和附庸,甚至导致个别领导干部沉迷形式主义而不自知。比如,有些形式主义是“卷”出来的,立足创新开展工作,为了营造政绩和树立新风气象,开辟“新赛道”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结果成效显著引人趋之若鹜,继而层层加码、走样变味,成为压倒基层的“一根根稻草”,只能疲于应付、敷衍了事。
所见,凡事皆有度,过尤而不及。形式主义往往始于攀比、跟风、从众心理,为了让上级“看高一眼”、让群众“高看一眼”、让政绩“一眼看好”,便剑走偏锋、追求表面、浮夸虚无。说到底,大部分形式主义都是扭曲政绩观和不当价值观趋势的,以致缺乏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与潜沉精神,缺少“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担当与舍己情怀,想得更多的是要么“短平快”、要么“高大上”,没有“慢工出细活、走心抓精品”的心思与意识。故此,形式主义本身就是一种作风病。
形式主义积重难返、玩瘴痼疾,关键在形式主义总能以某种契合工作似是而非逻辑的方式存在,诸如“一定的形式是工作成效的体现”等说辞,再者“必要的形式是为了更好推广工作”等借口,让形式主义一开始萌发“破节”而难以收场,比如少数地方面对形式主义,“看破不说破”“你好我好大家好”,甘为形式主义“添薪加火”。无论是有意为之、抑或沉溺其中,无不说明形式主义的隐蔽性与迷惑性,给地方作风建设、高质量发展等带面负面影响与反作用力。
上医治未病。归根结底一开始就得对形式主义高度警惕、严防死守,绝对不能撕开口子、任其疯狂生长。否则,一旦形式主义“种子”和苗头钻进基层工作现场,必然会给基层党员干部和百姓群众造成困扰、添乱添堵。故此,对形式主义问题,一开始就得加以研判和分析,把反对形式主义贯穿工作全过程、全维度、全链条,把脉问诊、精准施策,让形式主义无处盾形。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段官敬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