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记者到基层采访发现,所到乡镇(街道)不少办公室门口挂的牌子数量繁多、名称重复,让人眼花缭乱。问了当地干部,得知有的牌子是考核评比验收要求的项目,有的则处于临时或阶段性工作需要。“有多少块牌,就有多少口锅啊!”有基层干部说。
在基层工作中,各种各样的牌子挂在门口,代表着一项项责任的落实和一条条任务的下沉。老百姓看到有相关的牌子,他们就会按图索骥,希望得到相应的服务,如果基层单位不能提供这项服务,他们自然会不满意。但让基层单位苦恼的是,一些上级部门虽然到基层单位挂上了牌子,但他们却并不会提供相应的服务。一切压力都传递给了基层单位,不少基层单位干部职工本就工作忙、工作压力大,为了对接上级部门的工作,不得不“身兼数职”。
基层组织“滥挂牌”,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些基层单位更是被各种牌子压得“喘不过气”。众所周知,上级单位部门的牌子可不是随随便便挂的,每一块牌子代表一项职责任务。比如说,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在镇街已设有执法队,但是为了“落实属地责任”,不仅发文要求镇街增设“食安办”,且需自行聘请专职工作人员,配合执法队工作。挂出一块食安办的牌子,就得想方设法凑足上级要求的“专职工作人员”数目——这才是考核的重点!
牌子“上墙”,意味着一项工作责任的“落地”和一项任务的“下沉”。各地为基层减负,要取得基层满意的实效,不妨从“摘牌子”开始。当地相关部门对基层单位的牌子来一个全面的调查研究,既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又汇聚相关部门的诉求,在深入论证的基础上,坚持做到实事求是,该清除的坚决清除,该合并的就必须合并,该保留的就保留,确保把基层单位的牌子减下来。
为基层减负,摘牌子切莫一“摘”了之,而是要打好后续的“组合拳”,一是把牌子背后的事项清退,切实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二是要强化制度建设,防止牌子反弹。各地各部门要通过准入制度,通过巡视巡察等方式,防止“挂牌热”在基层单位反弹回潮。此外,也要通过创新考核考察方式,从源头上铲除牌子之乱的生存土壤。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江文
责编: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