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粉丝为了追“星”,去机场接机、送机,以便近距离拍摄、接触明星。一些不法人员从中看到了所谓的“商机”,非法获取、出售明星的航班行程、身份证号等公民个人信息,从中牟利。近期,上海市办理了两起相关案件,4名被告人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刑。
事实上,个人信息泄露是一个老问题,而其中明星个人信息被泄露、被贩卖问题尤为突出,包括航班信息、个人身份证号、户籍护照、入住酒店地址、路演行程甚至家庭住址等都无法幸免。这些信息对于不法分子而言价值很高,一旦泄露,明星被追踪、偷窥甚至连带自己的家人朋友都可能“被人肉”。
如今,饭圈文化、应援文化大行其道,滋生出的各种乱象,使追星行为严重跑偏,包括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接机“互撕”等,引发拉踩引战、挑动对立、侮辱诽谤、造谣攻击、恶意营销等层出不穷。而不法分子就是要利用这种畸形的“饭圈文化”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赚不义之财。
众所周知,无论明星还是普通人,其个人信息均受法律保护。而这4名被告人为谋取暴利,竟然出售上万条明星信息,可见他们的行为有多么猖獗,由此被判刑,实属咎由自取。个人信息被泄露、倒卖等已对公众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困扰和影响,也已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必须给予严厉打击,斩断这个犯罪利益链。
泄露个人信息违法。保障个人隐私信息不被侵害,是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民法典》,同年11月1日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均对此做出强调。《刑法》对此也有明文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最高可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当前,泄露明星个人信息已成为个人信息犯罪的一个“重灾区”。有人窃取信息、吆喝揽客、明码标价、层层转卖,且这个“市场”不断细化。明星个人信息被泄露后有利可图,犯罪分子泄露个人信息非法牟利,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不法分子大发不义之财,必须依法给予严厉打击。总之,贩卖明星行程信息,被判刑令警钟长鸣,警示个人信息绝不能成为“生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天放
责编:沈素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