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以标准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9日17:2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湖北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提出,全力实施标准提升行动,推动经营主体衔接国际国内标准,助力新能源汽车等我省优势产品“出海”;加快修订“两新”消费相关标准和制度,释放标准化动能。

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尺度,是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器”。研究表明,标准化对中国科技的贡献率为2.98%,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16%,对中国综合国力的贡献率为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释放标准化动能,就是要发挥标准对质量的决定作用,以标准提升带动质量提升,以标准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要发挥标准创新引领作用。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于还未形成标准的新兴产业,通过创新“放”出活力,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团体标准制定机构,支持其尽早制定技术标准,设置必要的技术门槛,倒逼市场主体创新,助力行业实现优胜劣汰,引导科技创新健康发展。标准出台后,要强化事中事后监督,通过监管“管”出规范,强化强制性标准的执行力,做好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强化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让标准真正成为质量的“硬约束”。同时,提高新兴产业领域标准的更新迭代速度,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

要强化标准体系引领作用。一方面,要立足当下,解决标准“从无到有”的问题。对一些质量提升所急需的标准,要抓紧时间制定完善,特别是在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要尽快填补标准空白。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解决标准“从有到优”的问题。要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过程中,建立统一的标准管理体系,减少标准间的冗余和冲突,有效遏制“标准乱象”。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标准架构上逐步将行业标准和省级标准整合为强制性地方标准,在标准范围上严格限定强制性地方标准的适用范围,防止强制性标准过多过滥,切实为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减轻负担。

要凸显标准开放引领作用。一是深化国际合作。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和元宇宙、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领域,深入推进标准化战略研究,在重要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力量。二是加快国际标准培育。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动头部企业实施国际标准化战略,在坚持传统优势领域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的同时,争取对新兴领域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三是加强标准互认。抓住共建“一带一路”机遇,在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优势领域,推动产业准入与标准互认,以“中国制造”的质量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标准”的认同,以“中国标准”引领更多“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斌(湖北武汉)

责编:陈頔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