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重症患者的“转院马拉松”当休矣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1日20:54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在医疗体系中,转院本应是一项基于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做出的专业决策。6月18日,央广网的一则报道揭露了重症患者频繁转院的“潜规则”,让公众对现行医疗体制下的转院难题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这起事件中,有患者因“医保政策有规定”而被限制住院天数,频繁转院不仅让患者身心俱疲,更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转院“潜规则”的实质,是部分医疗机构将医保支付标准的“均值”误读为“限额”,以“医保额度到了”为由,强行要求患者出院或转院。这种操作无视了患者的实际病情和治疗需求,其危害不容小觑。转院不仅意味着家属需要频繁奔波于各个医院之间,还可能导致重复检查和治疗,增加医疗费用。同时,频繁转院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康复效果。在转院过程中,患者的治疗计划和药物使用可能被打乱,病情可能因此恶化。此外,不同医院之间的医疗水平和设备条件存在差异,转院可能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要改善这一现状,首先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实际上今年4月11日,国家医保局召开2024年上半年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心宇介绍,国家医保部门从未出台“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之类的限制性规定,对少数医疗机构将医保支付标准的“均值”变“限额”、以“医保额度到了”的理由强行要求患者出院、转院或自费住院的情况,国家医保局坚决反对并欢迎群众向当地医保部门举报,也可以直接向国家医保局举报。同时,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考核,确保其遵守医保政策和医疗规范。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转院机制和标准,明确转院的条件和程序,确保患者能够在合适的时机得到合适的治疗。

此外,医疗机构应自觉摒弃转院“潜规则”,切实维护患者权益。医疗机构应以患者为中心,提供连续、优质的医疗服务。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医疗机构应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频繁转院。同时,医疗机构之间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建立转院绿色通道,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转院困难问题,推动医疗体制改革。政府应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提高医疗水平和设备条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媒体和公众应加强对医疗领域的监督与关注,促进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转院“潜规则”是对患者权益的严重侵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寻求改善之道。只有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骆曼迪(宜昌市夷陵区)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