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11条稳就业政策举措,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
今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179万,同比增加21万,再创历史新高,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局稳定是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经济发展对就业带动力不断增强。同时,国家聚焦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群体,持续发挥稳就业、促就业等一揽子政策效应,从扩大就业容量、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帮扶力度等各个方面,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对高校毕业生而言,外部环境和就业形势对就业确实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树立理性的择业观对找准个人的职业定位和奋斗方向也非常关键。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树立理性的择业观,需要对自我和外部环境有清晰正确的认知。现实生活中,少数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存在“随大流”、攀比心态,对薪酬待遇或社会关注度高的岗位格外看重等现象。不谙世事、阅历尚浅的年龄段,有这些想法无可厚非。但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并没有绝对的“理想职业”“完美选择”。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的当下,更多新行业和新岗位被创造,还需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现实社会需求,明确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借助就业咨询、就业指导、官网信息等,积极参与线上线下招聘,在一次次“实战”中不断开拓眼界、突破认知局限,树立适合自己、利于社会的职业目标。
同时,高校及人力资源部门等的引导与服务作用也不可或缺。要高度重视开展就业教育的重要性,坚持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相结合,持续丰富教育形式,增强就业教育、职业指导的时效性。要充分用好各方资源,适时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参与职业培训、社会志愿服务等机会,以增强他们对当前就业形势、职业环境的认知,合理确定就业预期和就业目标。要用好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好区域性就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劳动力市场分析,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资源共享和精准服务。要加大对基层就业、征兵入伍、自主创业等不同就业选择的政策宣传,帮助毕业生拓展信息来源,为理性择业打下基础。
此外,对暂未就业或就业意愿不强的毕业生,要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多与他们沟通了解背后的原因,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咨询与服务,帮助他们或增强求职信心、或寻找工作机会、或给予升学指导,“量体裁衣”让每名学生都能在就业或升学“浪潮”中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
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每个人的未来都不只是梦。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每一个怀揣梦想、努力向前的青年都有属于自己在这个时代的坐标,也担负着为社会、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乐见更多青年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小草(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乐园”)
责编: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