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南方多地遭遇强降雨过程,暴雨导致多地不同程度受灾。据#湖南防汛抗灾我们在一起#本地新闻@华声视频爆料,7月1日晚,湖南平江县多地出现内涝,洪水完全淹没了平江县融媒体中心一楼所有的功能机房,之前一直坚守在融媒体中心工作的二十多名后期、制作、主持人、记者被冲锋舟接走撤离,转移到临时新闻中心继续开展工作。
在抗洪抢险的战场上,总有一群身影,他们虽未直接扛起沙袋、筑起堤坝,但却以另一种方式义无反顾地奔赴一线,冲锋在前,他们就是新闻工作者。他们用手中的笔、镜头和话筒,记录下抗洪抢险的每一个惊心动魄的瞬间,用暖新闻汇聚起强大正能量,用激浊扬清引导舆论导向,用一篇篇新闻报道为抗洪救灾凝聚起强有力的精神力量。
新闻工作者是信息的传递者。在抗洪抢险的紧急时刻,公众迫切需要了解灾情的最新动态、救援的进展以及受灾群众的安危。新闻工作者冒着风雨、顶着洪流,深入灾区一线,第一时间将准确、权威的信息传递给大众。他们通过现场报道、直播连线等方式,让人们看到洪水肆虐的景象,听到受灾群众的呼声,了解到救援队伍的英勇奋战的事迹。他们的报道,为抗洪抢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也让社会各界能够迅速响应,汇聚起救援的强大力量。
新闻工作者是真相的揭示者。在灾难面前,谣言往往容易滋生蔓延,扰乱人心,影响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新闻工作者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精神,深入调查核实,揭露谣言,还原事实真相。他们用客观、公正的报道,消除公众的疑虑和恐慌,维护社会的稳定。
新闻工作者是精神的鼓舞者。新闻工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生动的画面,将在抗洪抢险的战斗中,涌现出了无数感人至深的事迹展现给大众。他们报道救援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救人的英勇行为;他们讲述受灾群众互帮互助、共渡难关的感人故事;他们传递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奉献爱心的正能量。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激发了更多人参与抗洪救灾的行动中来。此外,他们倾听受灾群众的心声,反映他们的诉求,为他们争取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他们不仅报道灾情,还关注受灾群众的安置、生活保障和心理疏导。通过新闻报道,为受灾群众搭建起与外界沟通的桥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新闻工作者是冒险的前行者。为了获取最真实、最鲜活的新闻素材,他们常常不顾个人安危,深入险境。他们可能要在湍急的洪水中跋涉,可能要在随时可能坍塌的房屋中采访,可能要在狂风暴雨中坚守岗位。他们面临着生命的威胁,但从未退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担当。
然而,新闻工作者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危险。他们要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面临着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他们要克服交通、通讯等方面的障碍,确保新闻及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他们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对一幕幕惨状,依然要保持冷静和专业。在一篇一篇扣人心弦的新闻稿件背后,在一段一段感人至深的事迹背后,是新闻工作者全天候的坚守。为了保证稿件的严谨性,奔波了一整天的新闻工作者,还要利用晚间休息时间整理素材,为了稿件不出错,他们必须全神贯注。我们应该给予新闻工作者更多的支持和理解。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保障,让他们能够更加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我们也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相信他们的报道,积极响应他们传递的正能量,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在抗洪抢险面前,新闻工作者也是战士,是记录历史的战士,是传递希望的战士,是鼓舞人心的战士。让我们铭记他们的付出,感恩他们的坚守,与他们一起,凝聚起抗击洪魔的磅礴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虎(“清江剑”网评团队、长阳县委政法委)
责编:詹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