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大江奔涌绘宏图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9日13:10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诗人从不吝啬对长江的赞叹,“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等诗句,写尽了长江的波澜壮阔。如今,“大江奔涌·沿着长江经济带看中国”活动启动,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恢弘长江带来的发展机遇,聚焦长江经济带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地处长江之“腰”的湖北,是长江经济带中心流域省份,肩负“承上启下”的重任,也坐拥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如何将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留给湖北的命题之一。

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推进大通道大枢纽建设,是湖北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后给出的答案。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近十年里,湖北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同时,合理谋划长江黄金岸线水运发展,如黄石新港发展多式联运,推动港口从“终点港”向“中转港”转型;鄂州建设区域性航运、物流和商品交易中心,带动全市港口进入快速发展期。干杂货物、矿建材料等多类型货物从湖北各港口发出,远至福建、广东等地甚至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释放出巨大的黄金效益。

除实现水运转型升级“多点开花”外,水、陆、空齐头并进,跑出了湖北交通运输加速度。鄂州花湖机场、荆州沙市机场等相继完工,“双枢纽、多支线”航空运输网已显雏形;武九高铁、汉十高铁等建成通车,铁路建设全面提速;青山、石首等9座世界级长江桥梁相继建成,实现县县通高速……“两中心两枢纽一基地”“三张网”“三个双”“123交通圈”的发展目标正逐步实现,综合立体交通网已形成规模优势。

坐拥1000余公里长江黄金岸线,为湖北真正意义上的加速腾飞带来机遇,也为长江经济带及国家发展贡献湖北力量。“十三五”收官之时,湖北综合交通里程达32万公里,与《“十四五”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提出的“构建‘三横六纵三网多点’的空间布局”不谋而合。作为新时代“祖国立交桥”的湖北连通东西南北中,促进了区域联动和协调发展。像湖北、湖南、江西三地港口企业签署协议,共建跨区域物流园区和产业园区,推动三省建立统一大市场,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具体实践,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生动体现。随着大通道大枢纽的持续建设,区域联系将更加紧密,协同发展将更具活力和信心。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一条条公路翻山越岭,一道道长虹飞架两岸,一辆辆客货车迎来送往,一艘艘巨轮千帆竞发,“铁水公空管邮”加速衔接融合,将天堑变通途。这是湖北发展的成果,更是长江经济带和国家发展的重大成果。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钰婷(湖北襄阳)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