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江”风徐徐,“夏”自成蹊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0日10:3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长江,这条奔腾不息的巨龙,见证着华夏大地的沧桑巨变,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下,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犹如一艘巨轮,破浪前行。而在这股汹涌澎湃的发展浪潮中,武汉市江夏区以坚定的步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链”,是江夏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密码。在金港汽车产业园,31.28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 70 多家汽车整车生产和零配件制造企业。以上汽通用为龙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实现了飞跃式发展。楚冠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汽车电控单元不断下线,发往各大知名新能源车企。博世华域武汉软件中心的研发人员,也在为新产品的研发测试紧张忙碌,为下游车企提供更多想象空间。这一个个企业,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成一条闪耀的产业链。江夏区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让汽车产业的链条更加坚实、牢固。这种“链”上的协同发展,不仅提升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更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新”,是江夏汽车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对新能源浪潮的滚滚来袭,武汉市江夏区积极引导汽车产业集群向电动化、智联化、信息化转型。2023 年,9.5万辆新能源车从江夏区的生产线上驶下,产量实现翻番。汽车零部件产业获批工信部特色产业集群,一批“小弟”成长为“链”上“小巨人”,多个新能源黑马企业频繁涌现。中能建储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在江夏投产后迅速满产,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快速脱颖而出,首创我国储能行业首款“浸默”电池安全系统。新能源产业的崛起,为江夏汽车的转型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江夏区正以创新为引擎,向着“新”蓝海奋勇进发。

“融”,是江夏汽车产业发展的独特智慧。江夏区发挥地处世界级光谷和万亿级车谷腹地的优势,深耕存量、挖潜增量,抢抓车光互联大趋势,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轮驱动”。这种融合发展的模式,使得江夏区能够充分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大局中,江夏区积极融入,与周边地区协同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同时,江夏区注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融合,以流域综合治理为纲,统筹保护与发展,让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得益彰。

大江奔涌,奋进不止。武汉市江夏区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和潜力。未来,江夏区将继续以“链”为基,以“新”为翼,以“融”为道,为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江夏力量”,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楠(武汉市江夏区)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