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8小时之外,青年夜校“重启人生”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2日09:35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近年来越来越多自认为“班味”十足的年轻人们,选择在8小时之外,走进夜校“重启人生”。从舞蹈声乐、非遗手作、运动健身,到手机摄影、红酒品鉴……五花八门的艺术课程、超高性价比的学费、专业水准的教师,不仅让夜校这个原本自带年代感的概念频频火爆出圈,同时助推了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夜校不算新事物,只是不同时代,赋予了其不同“使命”。1917年10月,湖南第一师范创办工人夜校,用白话文起草招生广告,专门为夜校工人上历史常识课。20世纪50年代的夜校,是面向商业职工、学徒的夜学堂,60年代的夜校是教人识字算术的夜学堂,到七八十年代的理发裁剪、专业教育,再到世纪之交的微机电脑、多门外语……夜校,让历届年轻人知识换代、工作升级,至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如今的夜校,不再与升学考试、职业培训绑定,而更多属于年轻人自己的兴趣班,折射出年轻人对艺术审美和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同时也助推公共文化服务努力求新求变。自今年3月以来,湖北省宜昌市共青团组织聚焦青年需求、整合社会力量,开办青年夜校6个,开设课程200节,累计服务青年2600余人次,为在宜青年打造“精神桃花源”,生动诠释了宜昌“为青年人筑城”的真心实意。宜昌青年夜校开班即火,名额一抢而空,不少学员临时加凳子也要参与,不仅显示了青年夜校的开办价值,更体现了当下青年人对拓展社交、自我提升的内在需求。

性价比,是点燃夜校流量的关键词。相比动辄几百元一节的私教课,夜校的课程价格远低于市场消费水平,让年轻人能够以低成本“尝鲜”各种艺术与文化。这种“真香”的价格,无疑为夜校吸引了大量的青年学员。

更重要的是,年轻人对高质量文化服务的旺盛需求,正在悄然改变着传统文化服务的运营模式。湖北宜昌青年夜校聚焦青年所需,以“青年想学什么,夜校就教什么”为理念,设置了从新媒体、美妆、烘焙到中医养生、扎染、武术等丰富多彩的课程,无不满足着青年的多元化需求。正因为青年诉求得到了满足,才有了青年与夜校的双向奔赴。

当然,青年夜校对于年轻人的价值,远不止于学习本身。它是一种悦己型消费,以满足个人深层次内心需求和享受生活为目的。在夜校中,年轻人更注重自我愉悦、个性展示、存在表达和价值实现。同时,夜校还具有社群属性,它将有着共同生活理念、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社群,促进人与人之间建立有信任感的稳定关系,实现有效社交。此外,夜校的学习过程还能激发年轻人面对新技能的兴奋与冲动,通过专注且纯粹的学习磨炼心智,体会学有所成之后的获得感与满足感。这样的体验,正是当下年轻人进行自我调适、自我和解、自我突破的尝试,代表着一种学习进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这个紧张忙碌的时代,青年夜校提供了一个非功利性、能够满足精神寄托的港湾。它证明,年轻人并非没时间,也并非患上了社交失语症。他们鲜活而可爱的模样,一直在我们身边。要破解“本领恐慌”、消弭“能力危机”,那就从关注自身成长、保持终身学习开始。因为,学习就是青年人进步的动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雅倩(湖北宜昌)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廖逢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