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做“不扫兴父母”,叩开亲子关系新大门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6日14:40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近日,一女生和爸爸到河南旅游的打卡的视频冲上热门,视频中的父亲陪女儿在各大景点摆出同款搞怪动作,眼里满满的都是对孩子的宠爱。看起来平淡的日常,评论区却有一大堆人“破防”了,纷纷表示:能拥有不扫兴的父母,是当代年轻人最值得炫耀的一件事。

搜索“父母的扫兴行为”词条后,跳出来的是在母亲节偷偷买了鲜花的男孩得到“不实用”的责备;带父母去外面吃饭的女生被批评贵、不好吃、不如回家自己做;带父母去旅行,得到“也不过如此,早知道不出门了”的反馈。孩子们兴冲冲分享的时候,父母却热衷于当“差评师”,扫兴扫走的不仅是孩子的爱意,更堵住了下一次敞开心扉的欲望。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失望性隔离”。指当孩子一次次积累失望,就会为避免遭受伤害不愿意敞开心扉,久而久之,和父母的关系会越来越淡漠,甚至在不断碰壁中模糊、丧失自我价值。由此可见,“扫兴”的拧巴亲子关系,会让分享欲越来越淡,而不扫兴中蕴含的尊重理解与情绪价值,是重构亲子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蹲下来,看见平等的灵魂。很多父母放不下做家长的架子,潜意识认为认同等于权威的消失,无法“蹲下来”感受,不能平等地看待孩子,于是会下意识泼冷水,对孩子进行否定和打击,再把这种行为美化成“爱”。这种观念地位上的不平等,带来的可能是不自觉的傲慢与偏见。著名作家三毛曾写信给父亲:“我一生的悲哀,不是没有赚得全世界,而是请你欣赏我。”试想一下,同事与你分享某件事,你会让他扫兴离开吗?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尝试理解他们的世界,认同他们的思想情感,尊重每一次表达和努力,不以“过来人”自居,不将自己思想强行嫁接在孩子身上,保持适度边界感,让他们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放开手,做情绪的“鼓励师”。亲子关系和谐的本质是情绪价值。然而太多父母潜意识里把自己当作纠正者、局外人,而非参与者,吝啬于给予正面反馈。综艺《少年说》中就有孩子哭着向妈妈喊话,为何取得好成绩收到的不是表扬而是更高标准的要求和打击,可妈妈轻飘飘地说:“以你的性格,不打击会飘。”这种忽略孩子情感的态度,只会让孩子伤心失望,不妨放开纠正的手,发现孩子特质并给予赞美,往往比泼冷水的效果好得多。罗森塔尔效应指出,当一个人被赋予更多期望、赞许和鼓励之后,成就动机就会变得更强,会不自觉变得努力而上进。父母愿意给孩子捧场,就是最大的支持,只有给孩子更多包容,孩子才会有勇气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走得更远。

生活不是一纸蓝图,更没有标准答案。作为父母,应做好家庭的“舵手”,让孩子感受到“避风港”的温暖。倘若坚持“扫兴式”教育,多美好的家庭都会变成冰冷的沼泽。唯有以平等心态看待孩子,积极回应、理解尊重,才能在“不扫兴”中重构温暖,叩开亲子关系新大门。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邱静(湖北宜昌)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