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金笔绘绿,重奖之下必有良田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8日10:4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湖北省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从财政中拿出8000万元,奖励给在2023年度耕地保护工作中成绩突出的15个县。这不仅体现了对耕地保护的高度重视,也是对全省各地政府耕保工作的一种肯定,更是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以奖促保、以保促优的良性循环之路。彰显了湖北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坚守耕地红线上的坚定决心与务实行动。

在此次考核中,湖北省依据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细则,对全省103个县进行了全面评估,最终筛选出15个优秀代表。这些县根据耕地保护面积的不同,分别获得了800万元至300万元不等的奖金。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对耕地保护成效的物质奖励,更重要的是,它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耕地保护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重大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奖金并非简单的财政补贴,而是有着明确用途的资金。根据2023年发布的《湖北省耕地保护资金管理办法》,激励资金将主要用于农田基础设施的后期管护与修缮、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永久基本农田的建设与保护以及其他耕地保护管理工作。这意味着,这笔资金的投入将直接服务于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为提升农业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我国对耕地保护的重视程度持续升级,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耕地保护工作进入了精细化、法制化的新阶段。作为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发祥地,湖北省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与紧迫感,2023年以来,全省上下积极响应,发起了“非粮化整治”和“找地运动”,成功找回了144万亩流失耕地,有效遏制了耕地非农化的趋势,坚决守护住了6925.25万亩耕地和59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这两道生命线。这些举措,既是对中央政策的积极响应,更是对地方政府如何有效履行耕地保护职责的一次生动实践,启示我们,只有将耕地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相结合,才能激发各地政府和民众的内生动力,形成合力,共同守护这片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绿色土地。

耕保奖励机制,如同一支金色的画笔,在广袤的荆楚大地上描绘出一幅幅绿意盎然的画卷。在重奖激励下,更多良田将在广阔热土上茁壮成长,更多的绿色希望将在阳光下绽放。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徐爱华(“宜人天空”网评团队)

责编:郭蕾


【责任编辑: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