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一则“精致女生坐高铁,带货网红大团建”的新闻冲上热搜,“精致生活vlog”系列视频受到广泛争议,反映出公众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审视与纠偏。
这类视频中,“月入3W的XX人”、“独居自由”、“精致生活”等词屡见不鲜。当普通人过着“996”的打工生活,博主们却有无限的精力、金钱来打理生活。这种反差容易让人产生割裂感,有贩卖焦虑之嫌。
与此同时,博主们也在制造需求。“社畜”们心生羡慕,想要get博主同款,但跟风购置的“精致好物”大多沦为“美丽废物”。有网友直言,“这些毫无意义的商品无法提高生活品质,却能在无形中榨干辛苦攒下的工资。”年轻人要警惕被消费主义洗脑,激情下单前问问自己“这些东西,我真的需要吗?”
“一个人完成2分钟的独居下班做饭Vlog,大概需要4个小时以上”。那“打工人博主”是如何做到日更的?实际上,大多数“精致生活Vlog”都是团队包装的产物,而这样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比比皆是。
有网友认为,就当看电子榨菜,不消费便无大碍。但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认知尚不完善,可能会被过度包装的“小资生活”和消费主义价值观影响,产生与自身消费水平不匹配的物质追求。
近年来,大学生网贷事件频发,很多是因为超前、超水平消费,归根结底,是消费观、价值观的扭曲。如果说炫富网红们是在台面上宣扬拜金主义,有部分“精致生活vlog”则是在潜移默化的地培养受众的“消费主义”价值观,而心性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尤其容易受到影响。
追求高品质生活无可厚非,但大众要警惕掉入“精致的消费主义”陷阱,以理性的消费观契合物质追求。网络平台和市场监管部门也应身担重任,对带货类视频的监管不能仅局限于打击“制假售假”,要及时干预值观导向存在偏差的传播主体。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赵闽瑶瑶(西北大学)
责编:沈素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