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新闻 #上海一餐饮店查出65条活蛇,店家涉嫌构成刑事犯罪# 冲上热搜,引起网友争议。有网友表示不解,“这么好吃的东西不知道为什么禁”,“养殖的也不行吗?原来餐馆不能卖蛇啊。”这背后反映出“野味”不合法、不安全的观念还未深入人心。
不让吃,是出于公众生命安全考量。有网友表示南方吃蛇是很正常的事。南方的确有吃蛇传统,古代岭南条件艰苦,蛇肉是先民补充蛋白质的重要途经。如今,日常肉类已能满足蛇类含有的营养物质,但蛇类含有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却是很危险的。
无论是野生的还是养殖的,蛇类从未被录入《国家禽畜遗传资源品质目录(2021年版)》,所以没有对于蛇的检验检疫标准,吃“蛇”就等同于拆盲盒,没有安全保障。让“蛇”及其他未列入目录的野生动物进入餐饮经营范围,不合法更不安全。
明令禁止下,为何野味市场依旧猖獗?微博评论区中,有网友提及小时候吃蛇补身体的经历、吃蛇的饭店通常比较高档等。 这也印证了野味市场的营销手段:一是宣称野味具有大补功效,二是制造特权消费门槛。事实上,野味营养价值并无特异,相关科普内容不在少数,但仍有不少人为野味“智商税”买单。
为杜绝野味市场,相关部门必须坚决加大处罚力度,对非法狩猎者坚决予以刑事处罚,加强多部门的联动执法。但有需求才有市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野味市场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只有当公众真正意识到野生动物沦为盘中餐,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身体健康的威胁,并拒绝踏入野味餐厅时,才能逐步削弱市场供需利益链。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赵闽瑶瑶(西北大学)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