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有声书不能成为藏污纳垢的“隐秘角落”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2日10:12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张先生在某平台听书时,发现一本有声书的剧情内容涉嫌打擦边球,该作品播放量已超过90万次。近年来,我国“声音经济”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市场乱象。部分有声书平台存在色情、低俗内容,以及版权问题和虚假宣传配音培训等遭到了不少诟病。如何推动有声书市场健康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8月1日《法治日报》)

听书是时下非常流行的阅读方式,适用场景非常广泛,用户随时随地都能听书,可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某头部平台数据显示,有声阅读覆盖全年龄段,有声阅读热情高涨,过半用户每天听书30分钟以上,超六成用户年听书量在11-30部。而且,预计国内音频用户规模将在2026年突破3.5亿。可见,听书的市场覆盖率愈来愈高,用户也养成了使用习惯,有声书市场前景可观。

但是,平台里的有声书种类繁杂、良莠不齐,其中掺杂了大量色情、低俗内容,给用户造成了很大困扰,特别是不利于青少年收听,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而且,曾有媒体调查显示,超八成受访者反馈听音频刷到软色情并不罕见,说明该问题具有普遍性。在遭遇这些困扰后,有近七成受访者会选择“直接举报”;然而,近五成受访者表示举报从未得到回应,亦说明平台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

色情、低俗有声书涉嫌违规,且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感,本就属于被禁止之列,平台理应对其予以清理。然而,此类有声书有一定的受众群体基础,点击量可观,一些平台又有点手软了。而且,在流量利益的诱惑下,部分发布者采取了“暗度陈仓”的手法,导致识别、清理难度加大,令平台上充斥着大量低劣内容。可见,平台需要强化打击力度,将此类内容清理干净,以免用户受到影响,“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不过,从调查数据看,目前平台的治理措施较差,说明并没有下“硬手”,平台为了流量利益,对违规有声书睁一眼闭一眼。最令人难以接受的,则是即便有用户投诉、举报,平台也没有积极采取清理措施,明显有庇护之嫌。按照互联网法律规定,平台对内容负有审核、管理的责任,如果有违规内容上线,平台需要及时删除,封禁违规用户。因此,部分有声书平台的不作为,已经违反了法规,造成了不良影响,监管部门可以依法予以处罚。

有声书不是藏污纳垢之地,不能任由低劣内容充斥其中。监管部门应重视舆论报道和用户意见,及早采取措施,对有声书平台进行全面检查,勒令平台将违规内容下架,并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强化日常监管力量。同时,平台亦要承担起主体责任,及时回应用户投诉,加强技术筛查手段,把住内容审核、管理关口,堵住色情、低俗、侵权等不良内容,对违规用户施以重罚,纳入“黑名单”,不能再获得流量利益。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江德斌

责编:沈素芬

【责任编辑: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