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子多到挂到食堂、不挂牌影响考核排名……据《半月谈》报道,“滥挂牌”现象在基层愈演愈烈。部分地方基层组织门口密密麻麻的牌子,不仅占住了空间,也牵制了基层干部做事的手脚。如此一来,牌子一多,如果干部都围着“牌子”转,不仅牵扯精力成了负担,甚至连为群众提供服务的时间都被挤占了。
基层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丈量着以民为本的“民意零距离”,也是服务人民群众的“一线堡垒”。但在部分乡镇街道、村(社区)办公服务场所,含有“室”、“所”、“站”、“中心”、“之家”、“协会”等名称牌子高居墙室,其数量多、种类多、虚名多,成为了基层治理铲除不尽的“野草”。
摘牌减负,让党群服务中心回归主责主业。党群中心是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重要的前沿阵地,涉及民政、计生、综治、文体、调解等多个领域,每悬挂一个牌子就关联一个或多个工作,就需要社区干部及时跟进,整理各类数据、台账、表格等资料,随之就有相应的考核、材料报送、工作留痕等要求,无形之中给本就忙碌的社区增加了很多负担。同时,杂乱的牌子,也让前来办理事项的群众看得是眼花缭乱、不知所向,实际上发挥的作用却并不大。
大力开展整治基层“牌子多”行动,按照“应减尽减、应摘尽摘”原则,不仅要把门前多余的牌子摘掉,更应把牌子背后的事项清退。2024年,湖北省荆门市对村(社区)职责范围外的各类挂牌展开全面清理,全市1342个村、238个社区累计清理各类牌匾23491块,清退事项134项,将社区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全身心投于便民服务之中,推动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便民、安民、为民的温馨家园。
摘牌不是一时之事,更不是“一摘了之”。对待“滥挂牌”,既要按照集中整治工作标准严格执行,把整合、精简等“规定动作”做到位,又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对挂钩考核事项的牌子坚决“砍一刀”,对奖励类、体现地方特色文化类牌子“留一手”,对指引类、服务类牌子“归一类”,采取插入式、电子屏等方式集中展示,更多地方便服务群众。另外,还应简化办事手续、多口归一,统一办理,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制定发放办事指引清单,把残疾人康复室、老年食堂等群众不方便去的地方“搬下楼”,把阅读、书画、健身、娱乐等群众需要的设施“配起来”,做到“服务进门就有、办事不用上楼”。
摘的是牌子,减的是负担,优的是服务。从方寸之间的量变,促成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质变,将基层干部真正从“千条线”中解放出来,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让一个个精细化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破茧而出”,最终“化茧成蝶”。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谢蓉(武汉经开区)
责编:廖逢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