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减”处着力,以“简”力破“繁琐哲学”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3日10:27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出部署,明确提出要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若干规定》共7个部分,21条具体规定,集中体现了以“简”为核心的重要原则,党员干部应从“减”处着力,以“简”力破“繁琐哲学”。

“繁琐哲学”,意指脱离现实,钻牛角尖,咬文嚼字,死啃书本,只顾一切的概念和推理而不顾现实,罗列一大堆表面现象,拼凑一大堆枯燥无味的条文,使人得不到要领等情况,其根源是形式主义作祟。基层是政府部门的“神经末梢”,也是“千根线头,一线穿针”的复杂集合区。在“千头万绪”的奔忙中一旦偏离初衷,很容易陷入“繁琐哲学”的泥淖之中。改革之际,必须将形式主义之风扫除干净,善作减法,化繁为简,真正挥出基层“最后一公里”的“实心拳”。

减“文山会海”,简文简会做到干在实处。基层治理,贵在处事简捷高效、落在实处。干事创业,分秒都宝贵,越是基层,越要提高会议精准度,直击问题要点。既不能“上下一般粗”,也不能矫枉过正,“一开开到大半夜”;会议、文件若非必要,不妨让基层干部甩开膀子,轻装上阵,多研究怎么把“事”干好,真正在干中践行“简”字之道。

减“思想砝码”,简思简虑做到担当在肩。“繁琐主义”,不仅分散基层干部心思精力,影响工作效率,还会造成人浮于事,整日陷于事务主义,头脑僵化。面对复杂事务,基层干部自身首先要减掉“思想砝码”,不给自我“层层加码”。所谓“想做都有办法,不做都有借口”,任何时刻都要挺膺担当,考虑思索任务的可操作性和基层的承受能力,旗帜鲜明抵制形式主义,多研究怎么“想”在刀刃上,真正在思中做到一身轻“简”。

减“事项清单”,简事简办做到创新有为基层工作多讲究网格化精细管理,信息摸排是常态,而在面对不同时段多部门的交错型摸排任务时,由于信息壁垒,很多工作存在机械重复的特点,于是“表格满天飞”“档案到处堆”“会议时时催”的现象层出不穷。据8月21日《新闻30分》报道,湖北枣阳为落实基层减负要求,创新性进行“一套表”改革的做法受到央媒通报表扬。基层干部从以前的“围绕表格转”到现在“围绕问题转”,通过创新性机制准入和平台搭建双向发力,村级组织实现了临时事项不再报、同类事项合并报、交叉事项一次报、多数事项网上报的办事生态。以此为鉴,基层组织要勇于创新,多在“面对面”上下功夫,少在“纸对纸”上花力气;不搞“一张表”“一刀切”;结合工作特点与实际,多研究如何在“新”上做文章,真正在创新中化繁为“简”。

改革深处风高浪急,越是艰险越要向前。基层减负目标要求已然明确,只有持续在“减”处发力,以“简”力破“繁琐哲学”才能继续写好基层减负的“后半篇文章”。广大基层干部只有“简”字当头,一级尽好一级责,一级干好一级事,在标准上划出硬杠杠、在落实上立起高压线、在创新上举起冲锋旗,才能切实从“枝枝蔓蔓”中解脱出来,心无旁骛地服务好人民群众。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罗江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责编:沈素芬

【责任编辑: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