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8月23日在武汉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湖北省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决定》。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进一步提供了行动指南、明确了工作目标。
全会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走深走实,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当前湖北正在持续推进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载体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县负主责、县乡村组工作联动的基层治理体系四级组织框架和工作体系。这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担当作为,通过当好“指挥者”“示范者”“创新者”发动群众决策共谋、组织群众发展共建、带动群众建设共管、号召群众效果共评以及最终实现成果共享。
当好“指挥者”,统筹谋划村(社区)建设。在开展共同缔造工作中,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不能盲目造景、搞“面子工程”、大拆大建。慎重使用资金,守护集体利益,确保将资金用到刀刃上,群众心坎上,做到缺什么才干什么,要什么才补什么。共同缔造的核心要义是共同,关键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变“你和我”为“我们”广泛发动群众,以群众为主体,将大家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汇成一股力。譬如,2021年8月,长江水利委员会工作队刚进驻秭归县石柱村不到一个月,便邀请长江设计集团编制了“多规合一”的石柱村“十四五”乡村振兴规划,为石柱村发展进行顶层设计。三年来,通过接续奋斗,如今,这个偏远的土家族小村落目前已形成茶叶、冷水米、高山蔬菜、小水果四个主导产业,全年生产总值超过400万元,村集体收入从2020年的5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20万元。可见,对于村(社区)建设,干部首先做好发展规划,制定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紧盯群众“急难愁盼”,一年接着一年干,一茬接着一茬做,通过不懈努力,让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推动民生福祉提质增效。
当好“示范者”,做到模范带头。以“干部带头干”来发动群众“参与干”,最终实现群众“主动要求干”,通过干部“舍小我”,来密切干群关系,提高群众工作热情。在湖北开展美好环境与共同缔造工作中,涌现了许多通过干部“舍小我”率先垂范,进而发动群众参与的事迹。譬如,黄梅县渡河村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带头,群众踊跃主动参与,累计发动村民投工投劳1300余人次,捐款捐物80余万元。咸安区永安街道宏宇小区党支部委员成首珍带着执法人员到自家违建小院协助拆除,进而小区居民纷纷响应,顺利拆除违建,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房屋快速升值。群众理不理解、支不支持是工作的最大决定因素,要想群众不当“旁观者”,那就要求干部先当“示范者”。
当好“创新者”,改进治理方式。很多基层的村(社区)治理水平上难以提高,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健全的制度或者有制度没能很好运用起来。当前,很多地方都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发动群众力量,逐步提升治理水平。譬如,孝昌县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优化村级治理单元,凝聚党群善治力量,组建以村组干部、党员和先进青年为主体的服务团队,全覆盖包湾联户、十分钟到场服务,做细做实了湾组网格化、精细化治理。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铁山街道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方法,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积极推进“红管家”志愿服务模式,唱响社区和谐之声。办事有速度,工作有力度,服务有温度,这样的基层服务盖边沉底、高效精准,不仅群众支持好评,更有助于基层整体提升治理效能,干部干得有劲,基层才会活力满满。
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新征程上,离不开干部的“领头羊”作用,需要广大干部深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岗位上认真履职尽责。正因为广大干部积极作为,才让基层环境更美好、更宜居,基层治理更有序、更畅通,最终让群众生活更加愉快、有滋有味。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全家友(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太子镇)
责编:廖逢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