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楚天评】东湖评论:抓改革落实需要钉钉子精神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7日15:0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压实全省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以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各项举措落实。

何谓钉钉子精神?早在2006年12月6日,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专栏里发表了一篇名为《抓落实如敲钉子》的短文,文中说:“抓落实就好比在墙上敲钉子:钉不到点上,钉子要打歪;钉到了点上,只钉一两下,钉子会掉下来;钉个三四下,过不久钉子仍然会松动;只有连钉七八下,这颗钉子才能牢固。”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一个意蕴深远的道理,我们做工作、干事业何尝不是如此?找准方向、持之以恒、扎实用力,方能取得实效。

改革开放是我们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法宝,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我们党进一步作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让人们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要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在建国80年把党中央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举措完成,化目标为行动、把蓝图变现实,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

《决定》明确到2029年完成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各级单位要提高站位,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改革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也是湖北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招。以湖北黄石为例:近几年,黄石市坚定不移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该市先后有8家单位、企业和个人荣获湖北改革奖,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多项改革经验获得中央、省级领导批示,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对于黄石而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小口切入、纵深推进,切实抓好湖北省委赋予黄石的改革试点任务落实。努力做好包括共同缔造试点、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危旧房改造试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点、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试点、大财政建设试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双集中”发展试点、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在深化党建制度改革方面,完善尽职免责、容错纠错机制在内的各项改革试点工作。

为了人民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要让老百姓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全面深化改革,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能力,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要强化责任担当,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理不能空谈。”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做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和推动者,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和省委全会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实践、见诸成效,让全面深化改革之“花”结出更多发展之“果”、人民群众获益之“果”。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敬乐  (“文安平”网评团队,黄石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 )

责编:沈素芬

【责任编辑: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