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自青藏高原奔腾而下,越过千山万水,给两岸人民带来无限生机,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而今,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大潮中,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9月2日下午,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首届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4日至11月4日在湖北举办。奋力绘就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画卷,不仅仅是对古老长江文明的传承,更是对现代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生态美景,是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石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要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的重要位置,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仅仅一句口号,更要落到实地,这需要通过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最积极的政策来外部施力保护生态环境,也需要倡导多元参与低碳城市、绿色生活等,以内部呵护培育生态文化。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绿色产业遍地开花”发展壮景,是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之举。近年来,长江经济带涌现出了一批绿色发展的典型案例,比如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安徽省当涂县建设“捕转养”基地等,将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生产力,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一方面加快加强沿江产业园区和口岸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和支持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和升级;另一方面,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发挥绿色资源优势,做优做强做大绿色特色农业、绿色能源、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绿色环保等产业。进一步挖掘生态优势背后的新质生产力,又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生态产业发展,逐步释放绿色转型新优势新动能。
打造农文旅融合体,实现“村美人富文化兴”人文乐景,是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的独特魅力。长江流域承载着深厚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丰富的生态景观与浓郁的民俗风情,为打造打造农文旅融合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积极探索依托现有的田园风光、村落建筑、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主导产业,进一步推动农业、文化、旅游业的协同发展,让人民群众无需远行,在家门口端上“旅游饭碗”,既能品尝到来自大自然的“生态佳肴”,又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盛宴”。这样不仅能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更能成为百姓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坚实“靠山”。
万里长江东到海,两岸风光无限好。碧水悠悠映繁华,人民富裕共发展。奋力绘就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画卷,不仅仅是顺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更是对子孙后代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高度负责。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强男(武汉新洲)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