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公务员是干部队伍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组织部门要坚持画好选、育、管、用四条“线”,紧盯目标大胆干、聚焦发展促创新,打造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聚焦选人起跑线,促进源头活水、薪火相传。《墨子》“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唐太宗李世民“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等,无一表明我国历朝历代都重视官吏的选拔和管理,也为新时代高素质公务员队伍源头建设提供了借鉴。要坚持精准考录,结合干部统计年报分析、调研摸底,摸清岗位空缺、专业急需等,强化公务员队伍招录前瞻性、主动性。要加强科技赋能,强化数据衔接,创新公务员录用管理系统,探索报名、资格审核、档案审核、征信查询、录用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新模式,全面提高公务员招录工作质效。要拓宽来源渠道,比如武汉市江汉区探索以“实干实绩评价+综合素质考察”形式开展区直机关公开比选转任(调任)公务员工作,聚焦实干者、靠拢绩优者、鼓励敢为者,助推以“量”的储备、“质”的提升促进公务员队伍优在起跑线。
画好育人辅助线,做到“致治之要,育才为先”。“育材造士,为国之本”,高素质公务员队伍需要具备专业化的能力本领,培养培育尤为重要。当下,年轻公务员大多有激情、有干劲,但也有些同志一碰到困难、遭受挫折、直面矛盾时,容易本领恐慌、能力“赤字”。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为年轻公务员成长打好辅助。要以区域发展需要为导向,“精心蹲苗”“定点施肥”,因地制宜抓好经济金融、科技创新、城建规划等专业干部“定制培养”,探索开展专业研习社、定向学习研讨班。要以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和提升综合素质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强化干部“思想淬炼、实践锻炼”,选派优秀公务员赴先进发达地区上挂锻炼,到重点企业跟班学习,到征收攻坚、招商引资、信访攻坚等改革发展稳定一线历练,交流轮岗锻炼等等,让年轻公务员不断跳出“舒适圈”,补短板、强弱项,经风雨、长才干。
锚定管人延长线,做到“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年轻公务员刚刚步入社会,面临诸多诱惑,要想在人生道路上走得长远、行得稳重,一靠自身、二靠组织。要坚持“严管一层、厚爱一分”原则,把控公务员日常管理的“度”。要强化管理“力度”,以“导师帮带”制为抓手,健全“组织部门统筹抓、用人单位日常管、业务科室具体管”的监管体系,探索政治素质考察、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考评体系,考准考实公务员综合表现,念好“紧箍咒”。要释放关怀“温度”,严格落实工资福利保障,释放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激励效应,舞好奖励指挥棒,做到“政策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生活上关心”。要把控信息“精度”,探索建立公务员“进、管、出”管理平台,构建全景式全链条干部管理体系,为公务员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保驾护航。
守好用人生命线,做到“天下多才,在所用之”。“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年轻公务员素质各有参差,干部能不能担当、能不能吃苦、能不能吃亏、能不能服务为民都是关键,我们要以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为原则,用其长而避其短,选好用好人民满意的干部。要做到知事识人,从干部的工作经历、专业方向、涉及领域、性格特点等维度进行立体“画像”,为选优配齐配强领导班子提供储备保障。要用当其时,以惜才爱才、不拘一格大胆用人才的观念魄力,鲜明实干实绩导向,及时定点培养、按需调位,按缺补位。要能上能下动态调整,对在急难险重一线表现优异、实绩突出的“好苗子”及时给位子、压担子,对不能胜任的干部实施“能上能下”动态调整,不断推动岗与才“相映成辉”,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确定了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仅隔一个多月,中央深改委会议召开,传递的信息再明确不过,就是抓落实、见实效。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到实处,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大力执行。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树立育人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育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茬一茬接着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各项改革举措取得实效。
打开一扇窗,阳光便能洒满全屋。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珍珍(武汉市江汉区委组织部)
责编:廖逢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