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网络文学阅读市场规模达404.3亿,同比增长3.8%。如果说数字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那么如今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都能看到很多人通过手机、电子书或平板来阅读网络文学,这已是普遍的现象。这也很好地问答了“当下谁还会看书”的提问。网络文学一端连着火热需求,一端连着积极创造,我们不妨从作者以及他的作品出发,去审视网络文学“为什么流行”的答案所在。
这段时间,讲述民国故事的《汉口的拆白大王》在番茄小说上引发阅读热潮,极目新闻记者对《汉口的拆白大王》的作者“文心再雕梦”(原名张旭涛)进行了专访。曾经作为《楚天都市报》“荆楚掌故”专栏的固定供稿人之一,张旭涛通过四处走访的方式,将湖北地方典故、乡村野史改编成系列故事。为了挖掘素材,张旭涛曾用一瓶酒换来一个故事,可以说,正是热爱,让他的创作更加有血有肉起来——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城市风貌乃至特色方言,张旭涛的作品将文化与故事有机融合,动态性地呈现人物的生长脉络,让汉口这样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市“跃然纸上”,使得读者在故事的跌宕起伏中感受到地方特色文化的魅力。
热爱,让创作和阅读就此汇聚在一起。作为当下最广泛的全民文化实践之一,网络文学让读者与作者、平台之间产生积极的互动,反映了大众在阅读、分享、评论方面的喜好,成为观察全民文化倾向的重要窗口。网友在阅读完《汉口的拆白大王》后纷纷评论说:“写得挺好,民间味十足。”正是这些积极的互动,激励着作者张旭涛,让他不敢懈怠,继续笔耕不辍。创作是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正是和番茄小说读者的频繁互动,让张旭涛清楚了什么样的类型作品是如今市场上所缺乏的,从而“下笔如有神”。这样的双向成就,在番茄小说还有很多。
毋庸置疑的是,网络文学拥有极大的蓝海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网络文学平台作者规模达2405万人。越来越多的创作者纷纷加入,他们心怀创作的热爱,也在网络文学里遇见自己的未来。就比如张旭涛,他代表了一个中老年“文艺青年”群体,番茄小说等数字阅读平台的出现,为这些始终怀揣着文字激情的人们提供了创作舞台。更重要的是,中老年“番茄小说家”们把那些看似岁月斑驳的历史场景拉进了点击阅读的屏幕里,把自己的阅历和见闻转换成文字,也让更多的年轻人看见不一样的历史与与社会。这本身,就是一种传承和接力。
网络文学有力地推广全民阅读,它的重点在“量”,更在“质”。以番茄小说为例,仅2023年一年便上线了29个原创作品扶持活动,投入千万级现金用于作者激励,让人看到了与作者共同成长的力量。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中心主任徐升国在《报告》发布时就指出,以番茄小说为代表的免费网络文学平台,以广泛的用户覆盖和丰富的内容生态为优势,迅速发展成为市场上的重要力量。诚如斯言。作为全民文化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学给读者“解渴”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文化底蕴。正是像有番茄小说这样的平台存在,我们也得以看到更多像张旭涛这样的作者,去心怀文学的热爱、奔赴笔墨的山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文墨
责编:艾凌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