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推进“骑手友好社区” 建设,关键在城市精细化治理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1日23:48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今年上半年,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突破5亿。巨大的消费市场也催生了规模庞大的外卖骑手群体,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奔忙于楼宇之间,为便捷美好的城市生活添砖加瓦。然而,在“无所不能”的标签之下,受小区安全保障、有序管理等方面的限制,部分小区推行的外卖骑手禁入规则,让从小区门口到顾客家中的“最后一百米”成为了最难走的路。要安全还是要便利,要秩序还是要活力,一件小事成了两难。

细究外卖业的行业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方便人们“偷懒”。究其本质而言,专业分工细化对社会劳动时长的节省正是外卖业一路高歌猛进的深层原因。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也让新领域新赛道持续涌现,深刻重塑了社会经济交往活动和人民群众生活习惯,为政府兜牢民生底线、培育经济增长点、释放社会创造力提供了更多可能。而要挖掘业态之“新”中蕴藏的机遇,就必须解答好“新”带来的挑战。骑手送餐“最后一百米”中触及的管理痛点,关乎物业、平台、消费者等多方利益,不应简单归因于配送链末端工作人员的“不懂变通”。在此背景下,“骑手友好社区”应运而生。

截至今年8月,全国共有20多座城市的属地党委和政府促成物业公司、社区与相关企业达成合作,推动超过200个骑手友好社区落地落细。“进门难”问题催生的社会治理考题,本质是对政府提升“绣花”治理水平的一次检测,需要付诸多元化的治理结构和精细化的末端治理方式。既不能抛开群众路线、枫桥经验、基层民主等制度优势和光荣传统,还要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和管理手段物尽其用,惟其如此,方可让新生事物更加妥帖地融入社会图景。

深化骑手友好社区建设,还有很多工作仍待完成。外卖骑手作为新业态从业人员,具备规模体量大、分布广、流动性强的突出特征。他们是城市生活的“边缘者”,工作在“云端”、在路上,收入在线上,职业荣誉感、社会融入感、城市归属感普遍偏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的有效路径。在新制度体系尚未成熟的背景下,正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健康发展提供思想引领、组织引领与资源保障。

一方面,要构建“服务圈”提升获得感。探索构建组织部门牵头号召、行业党委引领推进、属地党委组织动员、群团组织协调支持、企业党委对接响应、流动党员党支部示范带动的六方联动党建引领组织矩阵,将骑手群体中的“隐形党员”“口袋党员”及时纳入党组织管理;要坚持广覆盖和就近就便原则,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以户外工作者驿站等社会化资源为补充,为其提供休息、饮食、充电的便捷场所。

另一方面,要构建城市“治理圈”提升归属感。要强化责任意识、引导规范行为、推动科技赋能,将外卖骑手纳入社区治理体系,探索开发小程序集成社区报到、文明随手拍、安全隐患直报、积分兑换等功能,鼓励骑手发挥自身“流动哨”“移动探头”的职业优势,争当社区“流动网格员”,实现管理对象与治理主体、行业发展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民生为大,落脚点仍在一个“实”字,只有看得见人,看得见需求,才能通过精细治理破解一个个看似两难的问题。外卖骑手上门的“小难题”呼唤的是多方协同的“大治理”,骑手友好社区的推广也彰显了各地政府社会治理的思维与水准。只有合力打通服务链条的“最后一厘米”,才能真正畅通外卖配送的“最后一百米”,才能切实走好提升居民获得感与幸福感的“最后一公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潘心月(武汉市江汉区民意街道)

责编:廖逢倩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