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赓续长江文脉,共创时代华章”为主题的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4日至11月4日在湖北举办。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留下绵延万里的文物资源。如果文物会说话,那么它们绝不会错过这次别样的活动,定会争先讲述悠久博大、丰厚精深长江文化,把那千百年的光阴、值得铭记的故事细细说给后人听。
如果文物会说话,那么多样竞辉、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篇章便缓缓展开,在四川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的西周象首耳卷体夔纹铜罍的讲述下生动再现。蜀与楚“江水上下,一苇可航”,穿越千年的青铜器见证了蜀楚文化的交融与交流。出土于四川彭州一处窖藏的西周象首耳卷体夔纹铜罍,其纹饰中既有体现出四川地方的浓郁特色象、牛等的写实形象,又有带着中原青铜文化的印迹夔龙纹、兽面纹等夸张的纹饰,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跨越地域的隔阂,在碰撞与互鉴中兼收并蓄,实现了不同空间的文化叠加。长江蜿蜒绵亘万里,复杂环境涵养出羌藏、滇黔、巴蜀、荆楚、湖湘、赣皖和吴越等多元文化,呈现出宽广包容、有容乃大的文化大格局,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的现代文明理念提供了实践支撑和历史依据。
如果文物会说话,那么创新超越、与时俱进的开拓发展之曲便铿锵奏响,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商周太阳神鸟金饰的歌唱中再次昂扬。经过考古人员的精心清理和修复,太阳神鸟金饰埋藏千年终于重现于世,四只神鸟首足相接、姿态优雅,与内层的太阳光芒共同构成了一幅旋转的画卷,以其独特的美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震撼了每一个目睹它真容的人。其工艺水平之高、造型之生动展现了先民们对太阳的崇敬与想象,更向世人骄傲地诉说千年前扎根在长江流域的先辈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无畏探索的创新意识。“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奔腾东流的长江穿山破壁,培植了长江文化内生的创新进取之魂。战国李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打造熠熠生辉的“天府之国”,江南丝绸“衣被天下”、名扬海内外,林则徐摈弃传统观念汲取西学“开眼看世界”......一个个长江边的创新故事丰富着长江文化自身的发展韧性,也激荡出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发展魄力。
如果文物会说话,那么精勤内敛、家国天下的自强不息之魂便会具象化,在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的锋芒中屹立挺拔。越王勾践剑承载着历史沧桑与荣耀,经漫长岁月依然散发着摄人心魄的光芒,以其精湛的工艺、神秘的身世和不朽的魅力,向后人演绎春秋时期的风云变幻和历史变迁,讲述着“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里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动人故事。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忧国情怀,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民初心,从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强国执念,到英雄城市“武汉必胜”的坚定决心,作为中华精神的锤炼地,长江江畔涌现出无数悲天悯人、死而后已的仁人志士和挺身而出、前仆后继的民族英雄,共同创造了具有爱国本色、英雄底色的精神文化遗产,而长江文化也早已成为厚植家国情怀、凝聚精神力量的不竭源泉。
古物为凭,江水作证,长江的故事延绵万年,分布于长江流域的大量文物和文化遗产,见证着长江文化的源远流长,记录着长江文化的创造与魅力。今时今日,唯有保护好这些蕴藏着文明基因的文化遗产,仔细聆听它们娓娓道来的发展故事,才能让长江文化赓续不绝,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无畏前行的重要力量支撑。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颖(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街道)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