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世界屋脊发源,自西向东横贯中国中部,汇百川入东海。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千万年来滋养着生活在这片流域的人们,孕育了丰富灿烂的长江文化。在长江文化发展脉络中,中医药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展现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时代价值。
长江作为中国第一大河流,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为我国中医药发展提供了巨大动能。2023年,考古学家在距今5万至7万年的四川资阳市濛溪河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接骨草和筋骨草遗存,这可能蕴含着长江流域早期先民利用“跌打药”的医疗行为。历史上,长江流域不仅出产云南三七,四川川贝、川芎,蕲春蕲艾等优质道地药材,还形成安徽亳州、江西樟树等大型中药材集散地,充分展示出长江流域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
长江流域医学源远流长,从远古时代神农尝百草传说,到江陵张家山汉简中的《脉书》《引书》,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再到明代李时珍“搜罗百氏,访采四方”著成《本草纲目》,吴有性潜心撰成《温疫论》。从古至今,长江流域涌现出众多名医大家,他们在长期的实践探索过程中,积淀总结出大量的中医经典著作,使长江中医药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发展,成为长江文化的重要标识。宋元以来,在经济、文化重心不断东迁南移的背景下,医学重心也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尤其是长江下游江南一带形成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医学流派,如新安医派、吴中医派、孟河医派等,构成一幅“天下名医多出江南”的繁盛景象,为我国中医发展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长江在哺育人们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自然灾害与疾病。《史记》记述的“江南卑湿,丈夫早夭”,便是古人对长江以南地势低平、潮湿多雨环境的畏惧认知。据统计,自明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常会爆发天花、疟疾、鼠疫等疫病。长久以来,长江流域先民在适应自然、面对疾病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民间医疗习俗丰富多彩。其中,端午节的习俗尤为突出,如蓄兰沐浴、挂艾草与菖蒲、佩香囊等,这些习俗不仅具有清洁身体、驱蚊防病的实际作用,还寄托了人们祈福辟邪的美好愿望。此外,长江流域还盛行三月三“踏百草”,端午采药的习俗,人们会在农历三月三日(上巳节)外出踏青,舒展身体,端午时节上山采集草药,以备不时之需。以上民间医疗习俗不仅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还体现了朴素的“防未病”观念。
悠悠长江,千年文脉。长江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显著的时代价值。
首先,长江流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为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是众多优质药材的产地。其次,长江流域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孕育了丰富的医学典籍与文献,不仅为中华医学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还为中医药文化研究提供学理支撑。再次,长江中医药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近年来长江流域一些省市医药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进了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中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另外,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还促进了中药炮制技艺、诊疗方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延续历史文脉。最后,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全球传播,坚定文化自信。深入发掘弘扬长江中医药文化的时代价值,不仅有助于推进长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能为现代社会的健康事业提供宝贵的智慧与资源。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程露(“文安平”网评团队成员、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历史学博士)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