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向“新”而行,让电子信息产业引领未来发展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0日23:25 来源:

9月20日湖北日报报道,2022年、2023年,湖北省以光电子信息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营收连跨两个千亿量级,分别达到7655亿元、8209亿元;今年1月至8月,电子信息产业营收已达5970亿元,同比增长13.53%,全年有望达到万亿级。

电子信息产业是未来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激活创新第一动力。研发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前提条件和物质保障,同时也是科技创新的源动力。加大研发投入对于促进科技攻关具有重要意义,是激活创新第一动力的关键措施。研发投入的增加不仅能够推动科技进步,还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重要支撑。此外,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对于激活创新动力、促进科技攻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政府要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进行关键技术研发,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每2枚无人机芯片,有1枚来自中国信科集团;每3张社保卡芯片,有1张来自中国信科集团。”作为湖北信息光电子链主企业,中国信科集团每年将销售收入12%以上投入研发,2023年和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5%。今年上半年,再次创造单模多芯光纤传输容量世界纪录。在车联网领域,提出的蜂窝车联网技术路线,已成为全球事实上的车联网通信标准。

培养高素质人才,激活人才第一资源。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高端化的趋势。因此,加强人才培育,提高人才质量,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电子信息产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支撑。政府应当加大对电子信息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建立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要鼓励企业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培育高质量人才。要广开门路招“贤才”,严格要求育“人才”,有的放矢用“人才”,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两年多来累计引进优秀硕博士人才458人,研发人才占比提升至27%;牵头、参与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5项,促进第三代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等30余个项目产业化,新产品销售贡献率达60%,产业链经济价值超千亿元。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时代变化非常快速,需要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政府要制定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生产能力升级,推动产业从低端向中高端转型。政府要加大对新兴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培育新的增长点和经济增长动力。武汉东湖高新区瞄准打造万亿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目标,实施一批尖刀技术攻关工程和揭榜挂帅等新型科研项目组织机制,支持高校院所、企业等聚焦高端芯片、关键设备等领域,突破基础工业软件等100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把握产业未来发展主动权。同时,力争股权投资机构达1500家,形成3000亿基金集群,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电子信息产业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产业。我们要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国际合作与竞争、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等对策,共同谱写出一曲令人振奋的“新生交响曲”,进一步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让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创新驱动下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何长青(荆门市沙洋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