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民俗润泽乡间 激活振兴力量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1日22:50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文化振兴可发掘、可利用的重要资源,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动性要素。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各地涌现出一批葆有民族特色、承载民族文化、凝聚民族力量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活动。让民俗文化“可听”“可看”“可感”,民俗文化才能更富生命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赋予传统民俗以新的面貌,民俗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滋养今天的生活。 

当前,一些传统节日民俗被过度商业化,以快餐式、碎片化形式呈现给年轻人,带来极大的冲击感。对此,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借助抖音、AI等科技手段,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民俗文化的魅力,吸引青年主动投身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当中;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培育壮大乡村产业、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能力,为青年扎根乡村提供文化沃土,不断激活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内生动力。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指出,要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乡村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保护与传承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都有着积极作用。在乡村广袤的舞台中,不但有山清水秀的美景,更不乏中华传统“忠孝仁义礼智信”美德的现实素材。近年来,各地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不在少数,在保护传承乡村传统文化道路上需要我们不断开拓思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进而推动乡村文化发展,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乡村传统文化是对历史的延续和传承,然而历史的进程不会后退,时代的巨轮会一直向前。乡村文化也不是千村一面、一成不变,它会在发展中变化,在变化中发展。如何让传统的乡村文化更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步伐,则需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破除厚葬薄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大力弘扬文明乡风。同时需注重乡村文化骨干的培育和扶持,大胆把主角的位置交给青年,以青年的视角,源源不断创新引入村超、村BA、村晚等新元素,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激发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潜力和活力,实现传统文化与新时期的乡村文化有机融合。

乡村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连接中华儿女血脉深处的脐带,尽管高铁飞机能带我们走得越来越远,但空间上的割裂,终究是斩不断情感上的根脉。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需要我们一代接着一代去保护传承,守护好乡村传统文化这片共同精神家园,以乡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助推乡村高质量发展。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唐旭东(宜昌市远安县旧县镇)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