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9月22日,亿万农民迎来了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从鱼米之乡到雪域河谷,从白山黑水到黄土高坡,广袤田野里铺黄坠绿、瓜果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展现出乡村振兴的时代风采。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面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我国接连实现夏粮增产、早稻稳产,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分量十足的丰收答卷,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放眼当下,以举办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讲好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勠力同心攻坚克难抗灾夺丰收、全力以赴齐心协力促振兴的故事,集中释放农业丰产丰收、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幸福安康的积极信号,让全国人民在收获的季节欢庆节日,必将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丰收节的关键在人,丰收节的主角是农民。欢庆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盛会,也是助力农产品销售的主动作为,不断满足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四川,开展金秋消费季活动,在亮产品、促消费、拓渠道中展示可复制经验,进一步推动“好收成”变“好收入”;在湖北,举办一系列区域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文化韵味十足的群众性庆祝丰收活动,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在河南,搭建线上和线下销售平台,促进农产品上行,极大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各地以节为媒、以节兴业,推出一批带着感情、带着温度,让农业农村农民真真正正增效益的助农生产、惠农消费、为农服务措施,让广大农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全社会的关心关爱,铺展出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
农业丰收为人民,丰收中国话振兴。应当看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步一个脚印把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为此,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在满目“丰”景中,学用“千万工程”经验,从稻鱼共生的农耕技术、实现粮食丰收增产,到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再到乡村技艺比拼、展现村容村貌“新颜值”,引导广大农民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经验做法展示出来,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成效呈现出来,让农业丰收既见“粮仓满”,更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与此同时,礼赞丰收中国,不断挖掘农业文化遗产,讲好丰收故事中的耕耘之乐,在体现悠久农耕文化传承中弘扬“四季流转、劳作不息、艰苦奋斗、自立更生”的时代精神,不断续写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故事,持之以恒为乡村全面振兴添彩聚力。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我们以欢庆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全力打好秋粮丰收“保卫战”,勾勒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邻里相帮的文明图景,展现出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和美风貌,一幅“庆丰收、促和美、话振兴”的多彩画卷正在徐徐铺展,一个“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中国正在款款走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宁云平
责编: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