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一新娘被多名男子拿胶带绑电线杆上,引发关注。视频中,新娘多次喊叫,并有伸手抓挠的动作,但无人理会。对此,《阳泉日报》发布相关情况通报,此行为系预先设置的游戏环节。当事人对视频造成的不良影响深感抱歉。
视频引发关注后,发布者在评论区统一回复了网友“只是当地风俗”“就是几个发小在一起高兴一下,开心一下,热闹一下”,并向记者表示“事先说好了”“征得两位新人同意”。但在新娘挣脱呼喊的情况下仍不停手,让人不禁心生疑惑,如此“热闹”是“风俗”还是“恶俗”?真正从“绑新娘”中收获愉悦的是哪一方?更让人不解的是,“闹”完还将视频发布到网上,引发网友不同声音后又强调希望大家“不要臆想”,那么到底是网友“多虑”还是这番“热闹”本身就存在不妥?
结婚本是件热闹喜庆的事情,有节制地开展一些互动活动不仅能活跃气氛,也是对民间习俗和文化的传承。然而一旦“闹”过了头,就极易演变成恶俗婚闹。比如对新郎、新娘以及伴郎、伴娘进行恶作剧,让公公扮成“小丑”强吻儿媳妇,将新郎脱衣后捆树、浇啤酒、砸鸡蛋,甚至还有借机对新娘、伴娘进行性骚扰......在承载着一对新人乃至两大家人对幸福期许的婚礼上,这些少数人为了满足个人“恶趣味”而进行的“越界”的行为,不仅难以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也是在挑战道德甚至法律的底线,必须坚决抵制。
打着“制造热闹”的旗号,不顾当事人意愿在众目睽睽下上演的恶俗婚闹,即使以“预先设置”“征得同意”为说辞,也是对当事人人生安全和人格尊严的侵犯,对社会公序良俗乃至法治的挑衅,必须予以严厉打击。目前,我国目前已有多个地方出台了相关规定和措施,例如山东省邹平市多部门联合发布公告,严禁在婚庆活动中实施“强行亲吻、搂抱或采取其他方式侮辱、猥亵新娘、伴娘”等低俗、恶俗婚闹行为;贵州省凤冈县、绥阳县两地公安局发布通告,将对“强行亲吻、搂抱或采取其他方式侮辱、猥亵新娘、伴娘”“强制新郎、新娘及其他人员脱衣服、套锁链或进行捆绑”等低俗婚闹行为视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当然,明文规定、严格执法等行政手段是“硬杠杠”,彻底铲除恶俗婚闹滋生的现实土壤还要靠移风易俗以及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因此,要持续深化婚俗改革,将陈腐有害、违背公序良俗的陋习彻底革除。同时,通过开展抵制恶俗婚闹专项行动、志愿活动等,以社区、网格为单位,加强宣传引导,倡导践行文明婚庆新风,让大家充分意识到,构建文明婚俗文化谁都不是旁观者,热闹喜庆、有礼有节才是寓意美好、承载幸福的婚礼该有的样子。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小草(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