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我们需要怎样的乡村教师?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7日14:24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以乡村教师为题材的电视剧《春风化雨》播出后,感动了不少观众。在电视剧中,有城里的中学教师主动请缨来到山区中学支教;也有老师考虑到学生们的营养,坚持“酸菜换肉”数年,并推动营养午餐的落实;还有老师为学生们“送教上门”,让学生在家里也能学到知识……电视剧中的一幕幕只是老师们的缩影,老师们用对学生的爱与情怀诠释着真正的“春风化雨育桃李”,彰显着教师的初心。

每一位老师的课堂都有自己的风格,有的老师在45分钟里总是快节奏的讲解知识点,有的老师则是在课堂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看似“谈笑风生”,实则已经让学生学到知识……尽管老师们的风格各不相同,但在每一位老师的心中,学生总能排在前列。常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相信‘相信的力量’,支撑着老师们的,往往都是他们的教育情怀。”老师们对于教学、对于学生的情怀与爱,学生是能感觉到的。有时候还会发现,老师的情绪总是与学生们同频。学生们开怀大笑时,老师们也会开心;学生们向老师倾诉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困难与不解时,老师们也总是眉头微微一皱,随即立马开始为学生们想办法、出主意,用尽全力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正如电视剧《春风化雨》中所演绎的那样,主人公安颜面对着易地搬迁的学生们,考虑到、照顾到了学生们的一切,积极动员学生们来到新学校,帮助学生们融入美好的新生活,让学生们实现在家门口上学。

乡村教师须得帮助学生绘制梦想。近期,根据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张桂梅校长的真实事迹改编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同样吸引着观众们。我们从剧中不仅能够看到张桂梅校长和老师们对于学生的爱,还能看见老师们不仅仅只是满足于教授学生们知识,老师们还告诉学生们:“山的外面不是大山,山的外面有更广阔的天地。”更教会学生们,要靠自己走出大山读大学,靠自己让家里摆脱穷日子、过上好日子。在老师们用自己过硬的专业能力为学生们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为学生们编织梦想,带领着学生们一起逐梦踏浪。让学生们通过学到的知识来充盈头脑,让学生们通过学到的知识来了解世界,让学生们通过学到的知识来成就梦想。

电视剧《山花烂漫时》中有这样一幕,创立女子高中初期,刚刚大学毕业的老师去到学生家中招生,发现正在做农活的学生能够流利背诵《中国石拱桥》,虽然学生表达出对语文课文的兴趣,但仍是一边制作米线一边说:“山的外面还是山。”那一刻,正在招生的老师望向了远方的群山。但招生结束回到学校,老师仍然专心致志的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坚持让生活在大山里的女孩儿学到知识,走出大山。笔者身边也有刚大学毕业就站上三尺讲台的乡村教师,问到你怎么爱学生时她却回答:“教书是分内事,但对于这些学生们来说,需要陪伴着他们在学校的每一分每一秒。”尽管每天朝六晚九,但依然眼里有光,心中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学校时不断钻研教学内容,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休息聊天时所讲的每一个话题也都与学生息息相关,时时刻刻都在为学生着想。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为学生们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传授着传承千年的优良品格和仁爱之心。我们需要更多心中有爱、有教育情怀、眼里有光、有志气的教师投入到乡村教学中,帮助更多大山里的孩子获得优质的教育,让知识的旋律在大山里更加响亮,让乡村教育也充满活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廖玮雯(远安县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